拼音zhàng gǔ
注音ㄓㄤˋ ㄍㄨˇ
鼓名,打擊樂器。
鼓名,打擊樂器。
引《新唐書·禮樂志十二》:“革有杖鼓、第二鼓、第三鼓、腰鼓、大鼓。”
宋?沉括 《夢(mèng)溪筆談·樂律一》:“唐?之杖鼓,本謂之‘杖鼓" class=primary href=/cidian/ci-1a6948716>兩杖鼓’,兩頭皆用杖,今之杖鼓一頭以手拊之,則 唐 之‘漢震第二鼓’也。”
《元史·禮樂志五》:“杖鼓,制以木為匡,細(xì)腰,上施五綵繡帶,右擊以杖,左拍以手。”
杖鼓,是中國(guó)古代細(xì)腰鼓類樂器,東傳高麗后成為朝鮮族的重要擊膜鳴樂器。杖鼓清代后在中原幾乎消失,如今漢族地區(qū)唯一留存的是福建杖鼓。朝鮮杖鼓流行于遼寧、吉林、黑龍江、內(nèi)蒙古、河北等省區(qū),尤以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為最。福建杖鼓主要流行于福州及周邊地區(qū),多用于福建民間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