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zhà wěi
注音ㄓㄚˋ ㄨㄟˇ
繁體詐偽
1.另訂十二律,名例、衛禁、職制、戶婚、廄庫、擅興、賊盜、斗訟、詐偽、雜律、捕亡、斷獄。
2.他在龐雜詐偽的海派文人中,有鶴立雞群之感。
3.遷延至今,乃以立憲改官,詐偽無信;借債收路,重陷吾民。
4.你們這些人聽了曹操虛發詐偽之詞,就畏懼請降,還敢笑蘇秦、張儀嗎?
5.若是,則恐佞幸小人競生詐偽,瀆亂人倫,止付孝善。
6.中國人患有六種精神痼疾:詐偽無恥,縮肉畏死,貪叨圖利,偷惰廢學,浮華相競,猜疑相賊。章太炎?
7.夫人而至于無實,至于詐偽,至于骨肉寡恩,尚得以為善乎?即如風流、糟腐、好酒、貪色未可以為不善也,似也。
8.誠心修身,篤守信義,不容卑鄙詐偽。
9.名譽成績,不會因為茍簡詐偽而立,而是需要腳踏實地長期積累而成。
10.《唐律疏義》明確規定“證不言情及譯人詐偽致罪出入者,證人減二等,譯人與同罪”,即任何人都有如實提供證據或翻譯的義務,否則不別親疏處以刑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