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法
詞語解釋
正法
處決犯人。
例就地正法。
英execute (a criminal);
正當?shù)姆▌t、制度。
英law; rule;
翻譯
- 英語 to execute, the law
- 德語 die Todesstrafe vollstrecken (V)?
- 法語 exécuter un criminel, faire justice
引證解釋
政治、法度。
引《商君書·更法》:“慮世事之變,討正法之本,求使民之道。”
《后漢書·馬援傳》:“好論議人長短,妄是非正法,此吾所大惡也,寧死不愿聞子孫有此行也。”公正的法度。
引《管子·版法》:“正法直度,罪殺不赦,殺僇必信,民畏而懼。”
《淮南子·兵略訓》:“立正法,塞邪隧。”
三國 魏 何夔 《制新科下州郡上言》:“其民間小事,使長吏臨時隨宜,上不背正法,下以順百姓之心。”
宋?岳珂 《桯史·獻陵疏文》:“護持正法,隆 世祖 中興之功;摧伏諸魔,雪 懷王 不返之怨。”正當?shù)姆▌t;正宗的法則。
引《漢書·公孫劉田等傳贊》:“桑大夫 據(jù)當世,合時變,上權利之略,雖非正法,鉅儒宿學不能自解,博物通達之士也。”
《隋書·經(jīng)籍志二》:“學者因之,以為《春秋》則古史記之正法,有所著述,多依《春秋》之體。”
明?謝榛 《四溟詩話》卷二:“王維 《溫泉》,上句曰:‘ 新豐 樹里行人度,聞道 甘泉 能獻賦’。‘度’、‘賦’同韻。此非詩家正法。”正當?shù)姆ㄐg。相對于左道妖術而言。
引宋?儲泳 《祛疑說·咒水自佛》:“正法出于自然,故感應亦廣大;邪法出于人為,故多可喜之術。”
《初刻拍案驚奇》卷十七:“后來其教盛行,那學了與民間祛妖除害的,便是正法;若是去為非作歹的,只叫得妖術。”
清?蒲松齡 《聊齋志異·胡四姐》:“妾雖狐,得仙人正法,當書一符粘寢門,可以卻之。”正法制;依法制裁、辦理。
引《易·蒙》:“利用刑人,以正法也。”
王弼 注:“以正法制,故刑人。”
《文子·下德》:“治國,太上養(yǎng)化,其次正法。”
《后漢書·陳忠傳》:“自今彊盜為上官若它郡縣所糺覺,一發(fā),部吏皆正法,尉貶秩一等,令長三月奉贖罪。”
元?關漢卿 《竇娥冤》第三折:“這都是官吏每無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難言。”特指執(zhí)行死刑。
引元?白樸 《梧桐雨》第三折:“祿山 反逆,皆由 楊氏 兄妹,若不正法以謝天下,禍變何時得消?”
清?孔尚任 《桃花扇·歸山》:“﹝ 周鑣、雷縯祚 ﹞私通潞藩,叛跡顯然;乞早正法,曉示臣民。”
洪深 《申屠氏》第六本:“犯人背插白旗,上寫‘就地正法私通 梁山 董昌 一名’。”佛教語。謂 釋迦牟尼 所說的教法。別于外道而言。
引《雜阿含經(jīng)》卷二四:“出興於世,演説正法。”
唐?玄奘 《大唐西域記·窣祿勤那國》:“捨邪見,受正法,改過自新,愿奉教誨。”
魯迅 《集外集·<癡華鬘>題記》:“尊者造論,雖以正法為心,譬故事於樹葉,而言必及法,反多拘牽。”
國語辭典
正法
正當、平正的法則。
引《淮南子·兵略》:「立正法,塞邪隧,群臣親附,百姓和輯。」
《漢書·卷六六·公孫賀等傳·贊曰》:「桑大夫據(jù)當世,合時變,上權利之略,雖非正法,巨儒宿學不能自解,博物通達之士也。」對犯死罪者依法處決。
引《文明小史·第三回》:「背后說這些亂民拿住了,就該一齊正法,還分什么首從?」
真實的佛法。
引《阿毗達磨俱舍論·卷二九》:「佛正法有二,謂:教、證為體。」
網(wǎng)絡解釋
正法
正法按法論罪,以正法典之意。廣義的正法指懲治一切違法犯罪行為,狹義的正法僅指對判處死刑罪犯的執(zhí)行。就地正法,即將罪犯當場處決。有兩種用法:1、處決犯人。2、正確法則 ,包括佛教用詞。謂釋迦牟尼所說的教法,別于外道。
分字解釋
※ "正法"的意思解釋、正法是什么意思由CNDU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正法造句
1.官兵們創(chuàng)造性地采用鋼梁導正法鉆進,使地下溶洞和探頭石導致的孔斜難題迎刃而解;首次使用的空氣反循環(huán)系統(tǒng),將地下溶洞施工能力提高了數(shù)倍。
2.三太子是這次事件的策劃者,而狂龍人也最憎恨三太子殿下,所以臣認為應該丟卒保車,將三太子正法,用來平息狂龍人的憤怒!
3.如此欺君誤國,本該正法,御弟何云屈殺無辜。
4.若伊等因內(nèi)廷行走數(shù)年,捏稱在大行皇帝御前一言一字,以及在外招搖煽惑,斷無不敗露之理,一經(jīng)訪聞,定嚴行拿究,立即正法,決不寬貸。
5.此咒即是觀世音菩薩的微妙本心,據(jù)說久遠劫前,觀音菩薩自己就是持此咒而修行成佛的,佛名正法明如來。
6.吾有正法眼藏,涅盤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付囑摩柯迦葉。
7.年輕時貧道也曾三山五岳的去拜師學藝、參悟正法。
8.一經(jīng)訪聞,定行嚴行拿究,立即正法,決不寬貸。
9.敢有訛言惑眾,私發(fā)家卷出城,捕官即參奏正法。
10.所以融五行而化陰陽,以至道法兩忘,有無不立,十月霜飛,身外有身,極往知來,歸于真如大覺之地,即佛祖所謂正法眼藏,涅槃妙心,最上一乘之大道也。
11.正法眼藏,第一層,明心……成!哈哈哈哈……
12.請定洋商夾帶**罪名,依化外有犯之例,人即正法,貨物入官,責具甘結。
13.如道忞、行峰之紀載謬妄;法藏、弘忍之魔說猖狂,吾認為陛下宜悉降旨指摘,決不令混冒正法,以致真?zhèn)呜璞嬉病?/p>
14.若悉加正法,則赭衣塞路;并申弘宥,則難用為國,故使有罪入贖,以全元元之命。
15.佛法宏開,慈云永護,今遇盛世,國運昌隆,恭逢石窩金山寺修復落成之際,祈福消災,愿正法久住,世界和平,災難免除,亦為報眾檀那修建護持道場之恩。
16.邵延手掐雷訣,手一放,一聲霹靂,正是天心五雷正法,瞬間,妖氛一清,血冥子臉色一變,嘴一張,一口血噴了出來。
17.在佛典中,每每可見到他們歡喜地守護釋尊、擁護正法、信受奉行佛法的記載。
18.朱元璋大怒,無論是真是假,一古腦兒當作實事,遂將他們一并正法,不僅族誅藍玉,而且株連蔓引,自公侯伯以至文武官員,被殺近兩萬人。
19.俗話說,借賬還錢、殺人嘗命,那孽畜被正法了,也是活該。
20.昨天,揚州中學樹人學校內(nèi),熊丙奇面對高三家長,詳細給出了自己專心研究出來的名次參考法、名次修正法兩種志愿填報方法。
相關詞語
- zhí f?執(zhí)法
- zhèng qì正氣
- zhèng zhèng正正
- méi zhèng tiáo沒正條
- zhí yán zhèng lùn直言正論
- fāng zhèng方正
- yī běn zhèng jīng一本正經(jīng)
- zhèng f?政法
- bù zhèng zhī fēng不正之風
- zhǐ f?指法
- xiù yī zhí f?繡衣執(zhí)法
- shí tǐ f?實體法
- sī f?司法
- pī zhèng fǔ劈正斧
- zhì f?置法
- tiān zhèng jié天正節(jié)
- lì zhèng力正
- dà zhèng大正
- f? shī法師
- zhì f?智法
- zhèng diān正攧
- zhèng di?n正點
- huà shēn f?化身法
- f? rén法人
- zhí yán zhèng jiàn直言正諫
- suàn f?算法
- zhèng shuō正說
- f? guī法規(guī)
- wú f? wú tiān無法無天
- yòng f?用法
- zhǔn zhèng準正
- f? tíng法庭
- lì zhèng立正
- f? huì法會
- zhōu zhēng周正
- guāng míng zhèng dà光明正大
- zhèng xiàng正像
- diào zhèng調(diào)正
- ji?n zhèng guān檢正官
- zhèng diàn正殿
- qiāng f?槍法
- dìng shēn f?定身法
- zhèng zōng正宗
- yìng zhèng qì硬正氣
- bù f?不法
- táng huáng zhèng dà堂皇正大
- zhèng zhuàn正傳
- zhèng zhōng正中
- xiū zhèng修正
- ā zhèng阿正
- zhěng zhèng整正
- zhèng yì正義
- bā zhèng dào八正道
- zhēn zhèng真正
- cháng píng f?常平法
- shuì f?稅法
- cí yán yì zhèng詞言義正
- zhèng duì正對
- shǒu zhèng bù náo守正不撓
- f? zhì法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