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jū luán
注音ㄐㄨ ㄌㄨㄢˊ
繁體拘攣
1.上肢常用點按穴位有偏歷、曲池、手五里、臂月需等穴,可解除手臂、肘部的酸痛和腫痛,以及肩臂痛、頸項拘攣等運動后造成的各種不適癥狀。
2.有利水滲濕、健脾止瀉、除痹排膿、解毒散結(jié)之功;用于水腫、腳氣、小便不利、脾虛泄瀉、濕痹拘攣、肺癰、腸癰、贅疣、癌腫。
3.在本經(jīng)筋循行處,可出現(xiàn)支撐不適、拘攣掣痛,重者可成息賚病,脅肋拘急,上逆吐血。
4.母親順著她的目光望去,看見了箱蓋上放著的兩包耗子藥,心里便是一拘攣。
5.右大腿后內(nèi)側(cè)肌肉拘攣不舒,尤其是在較長時間坐位之后,并無外傷史,局部外觀無異常。
6.主治水腫,腳氣,小便不利,脾虛泄瀉,濕痹拘攣,肺癰,腸癰;扁平疣。
7.【主治】筋骨拘攣;頑痹;手足不遂;眉發(fā)脫落;疥癬;瘡瘍。
8.用于風寒頭痛,鼻淵流涕,濕痹拘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