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竹
詞語解釋
方竹
竹之一種。外形微方,高三至八米,直徑一至四厘米,質堅。我國華東和華南地區均有栽培。可供觀賞,古人多用以制作手杖。
引證解釋
竹之一種。外形微方,高三至八米,直徑一至四厘米,質堅。我國 華東 和 華南 地區均有栽培。可供觀賞,古人多用以制作手杖。
引晉?戴凱之 《續竹譜》:“方竹生 嶺 外,大者如巾筒,小者如界方。”
宋?張淏 《云谷雜記·竹之異品》:“武陵 桃源山 有方竹,四面平整如削,堅勁可以為杖。”
清?袁枚 《隨園詩話》卷六:“紫峯 與客觀方竹。客戲曰:‘世有方竹無方人。’”
網絡解釋
方竹
方竹(學名:Chimonobambusa quadrangularis (Fenzi) Makino)是禾本科、寒竹屬呈喬木狀。竿直立,高可達8米,節間呈鈍圓的四棱形,竿中部以下各節環列短而下彎的刺狀氣生根;籜鞘紙質或厚紙質,早落性,短于其節間,鞘緣生纖毛,縱肋清晰,小橫脈紫色,呈極明顯方格狀;籜片極小,錐形,葉鞘革質,光滑無毛,鞘口繸毛直立,平滑,葉舌低矮,截形,葉片薄紙質,長橢圓狀披針形,上表面無毛,下表面初被柔毛,苞片較少;假小穗細長,側生假小穗含小花,小穗軸平滑無毛;穎披針形,外稃紙質,綠色,內稃與外稃近等長;鱗被長卵形;柱頭羽毛狀。
分布于中國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臺灣、湖南和廣西等省區。日本也有分布。歐美一些國家有栽培。。
方竹供庭園觀賞。竿可作手杖。因質地較脆,故不宜用劈篾編織;筍肉豐味美。
(概述圖參考來源:中國自然標本館)
分字解釋
※ "方竹"的意思解釋、方竹是什么意思由CNDU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方竹造句
1.我轉方竹亭,觀秦人洞,進延至館喝擂荼,然后散步斜陽古道,下到東籬園荒徑邊的菊圃品味了一番。
2.他數年前書《歸去來兮辭》,以方竹筍之名行世,飲酒上網,評點公共事件,2009年,曾入圍重慶市“十大網絡人士”。
3.所以,對于到青樓落宿,方竹心一點兒也不在乎。
4.穿過桃樹林,涉過窮林橋,就是桃花源著名的菊圃和碑廊,碑廊盡頭是明代建筑的方竹亭,亭內碑碣壁列,多為古人題寫。
5.轉眼苑枯便不同,昔日芳草化飛蓬,饒君老去形骸在,變似南方竹節弓。倉央嘉措?
6.其實,四方竹呈圓角正方形,只有握下去的時候才能感覺到有明顯的方形感。
7.金佛山是西南地區重要的佛教圣地;而方竹是世界上最神奇、最珍貴的竹類品種,其方圓空性的特征暗合佛教禪理。
8.湖中的特產有河蚌、黃鱔、洞庭蟹、財魚等珍貴的河鮮,還有君山名茶、羅漢竹、方竹、實竹、紫竹、斑竹、毛竹等竹類產品,種類亦很繁多。
相關詞語
- yuán fāng圓方
- běi fāng rén北方人
- yào fāng藥方
- fāng zhèng方正
- fāng bù方步
- shàng fāng上方
- wú jié zhú無節竹
- luò luò dà fāng落落大方
- fāng cè方筴
- qián fāng前方
- fāng biàn方便
- fāng cè方策
- dí fāng敵方
- sì fāng gu?n四方館
- xià fāng下方
- zhōng fāng中方
- lì fāng立方
- hòu fāng后方
- fāng jí方籍
- zhú jié xū竹節須
- fāng lüè方略
- shàng fāng jiàn尚方劍
- cháng fāng tǐ長方體
- fāng dū方都
- wài fāng外方
- wú fāng無方
- fāng shǐ方始
- wǔ fāng zhuàng五方幢
- tiān fāng guó天方國
- dì fāng zhì地方志
- tǒng fāng統方
- tóng fāng同方
- lì fāng tǐ立方體
- gǔ fāng古方
- fāng chí方馳
- yǒu fāng有方
- zǐ fāng gu?n紫方館
- sān fāng三方
- bù fāng biàn不方便
- fāng zhì方志
- fāng zǐ方子
- fāng mù shā方目紗
- kǒng fāng xiōng孔方兄
- zhí fāng shì職方氏
- pèi fāng配方
- wēng fāng gāng翁方綱
- dōng fāng rén東方人
- fāng jì方計
- fāng duì方隊
- fāng gài方概
- xiè zhú嶰竹
- fāng zhèn方陣
- sì fāng四方
- wàn fāng萬方
- dōng fāng xīng東方星
- dōng fāng shuò東方朔
- dōng fāng zuò東方作
- shàng fāng jiàn上方劍
- píng fāng gēn平方根
- fāng jì方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