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身符
詞語解釋
護身符
一種小巧的裝飾品(如珠寶、玉石或紀念品),上面刻有符咒、咒文或符號;據說,戴上這個護身寶貝可以防止災禍(如疾病或魔力),或者幫助佩戴者(如贏得愛情或戰爭)
英amulet; protective talisman;
引證解釋
亦稱“護身符子" class=primary href=/cidian/ci-7ab0c1b5c>護身符子”。
指佛教僧尼的度牒。因其可以作免除徭役的憑證,故稱“護身符”。
引《景德傳燈錄·慧忠國師》:“幸自可憐生,須要箇護身符子作么?”
宋?陸游 《成都大圣慈寺念經僧法慧為行者雷印定求度牒疏》:“剗草殿前,護身符少伊不得。”
《水滸傳》第三一回:“又且得這本度牒做護身符。”道士或巫師所畫的符或被念過咒語的物件。據說帶在身上可以辟邪消災。
引《紅樓夢》第三回:“仍舊帶著項圈、寶玉、寄名鎖、護身符等物。”
喻指借以庇護的人或事物。
引元?馬致遠 《岳陽樓》第四折:“則這殺人賊須是你護身符。”
《兒女英雄傳》第十一回:“二則也仗著 十三妹 的這張彈弓是個護身符,料想無妨。”
巴金 《家》二三:“究竟只有一個女人同一個馬弁住在這兒并不妨事,而且正可以拿她做護身符,免得軍隊進來駐扎。”
國語辭典
護身符
道士或巫師所畫的似字非字的圖形,或念過咒的物品,據說佩帶在身上,可以避邪消災、保護生命。
比喻保護自己,使自己避免困難或被懲罰的人或物。
引《紅樓夢·第七九回》:「日日忙亂著,薛蟠娶過親,自為得了護身符,自己身上分去責任,到底比這樣安寧些。」
《兒女英雄傳·第一四回》:「我同了玉格帶上戴勤隨緣兒,再帶上十三妹那張彈弓,豈不是絕好的一道護身符么?」
分字解釋
※ "護身符"的意思解釋、護身符是什么意思由CNDU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護身符造句
1.著名的“骷髏旗”是一種用作護身符或反抗標識的裝飾元素。
2.丁曉武想到自己已有了護身符,頓時膽壯氣粗起來,重重地喝問道。
3.高倉健一直帶在身邊,還專門請皮貨店做了一個套子,把護身符系在自己常用的皮包上。
4.古羅馬人認為自己佩戴玉髓可以化煞辟邪,可保平安并避免一些負面能量的侵害,對常常旅行在外的出外人來說,也是很好的護身符。
5.就連捐香油錢、點光明燈、參加法會,購買金紙和護身符,都能使用悠游卡。
6.自那以后,他們也一再囑咐我,把護身符藏在衣服里,不要再露在外面惹是生非。
7.羅立揚也不敢叫板,如果沒有了護身符,金蛇將剛才的厝火燎原掌再出,自己還是招架不住,只能尷尬地站在臺上,不知所措。
8.而且丁立在科甲洞里面的經歷也證實了這一點,他用護身符,居然擋住了礦石的輻射。
9.而關于反傾銷法規撤廢問題,經濟學家覺得麥凱恩的立場不夠堅決,他們認為反傾銷法頂多只是特殊利益團體肆應國際競爭的一道護身符。
10.有顯道神開路神二位值日神將奉天師旨意送他下山,并給了他三道護身符,吩咐他潛心改過,不可造次。
11.因此,整個“二尊院”內空蕩無人,“楊貴妃開運護身符”也無人問津。
12.由于指向性明確,一些領導小組為了完成自己的任務,甚至下發文件,成為亂攤派、亂收費的“護身符”。
13.當農民打開了緊緊密封的護身符,一只小狗狗跳出來,跑了,一并帶走的還有他豐收的好運。
14.塑料擠瓶在1997年被普瑞爾介紹給公眾,是一種強力的安全護身符。
15.這個傳說始于一位旅行教師他寫了封信給一位盛情款待過他的農民,并在信封口緊緊粘上一個賜福的護身符。
16.腳鐲是唯一能夠看到且聽到的;別的手鐲、帶、環以及護身符都只能通過聲音來表示它們的存在.
17.首先,我沒戴任何護身符。沒戴手鏈,胸針,珠子,垂飾,針飾和戒指。
18.盡管這段傳說表明節杖是源自希臘人的護身符,但同樣的象征也在印度發掘的石牌上出現過。
19.它也允許去拐杖行走,或與木腿和兒童可能有編鐘就其衫裙,但它被禁止走高蹺,或進行任何異教徒的護身符。
20.額飾一種戴在前額做護身符用的裝飾或穗帶.
相關詞語
- shēn gè身個
- fáng shēn防身
- shēn bàn身伴
- fú hé符合
- tǐng shēn ér chū挺身而出
- shēn shì身世
- shēn xià身下
- shēn shàng身上
- cáng shēn藏身
- tǐng shēn挺身
- sān shēn diàn三身殿
- zài shēn guān在身官
- shēn yì身役
- fú jié guān符節官
- shēn zī身姿
- shēn nián身年
- shēn yǐng身影
- shēn xíng身形
- shēn jià b?i bèi身價百倍
- shēn zhāng身章
- hù shēn lóng護身龍
- yán shēn cùn言身寸
- huà shēn f?化身法
- fēn shēn jiāng分身將
- sān shēn三身
- mài shēn qì賣身契
- shēn fèn身份
- shēn jià身價
- shēn zhǔ身主
- di?n shēn qián典身錢
- jiàn shēn dài健身帶
- sǐ shēn fèn死身分
- shēn biān身邊
- chóng shēn zi重身子
- g?n tóng shēn shòu感同身受
- qīn shēn親身
- shēn qí身奇
- shī shēn失身
- shēn qì身契
- dīng shēn qián丁身錢
- shēn qián身前
- shēn hòu身后
- shēn cháng身長
- ròu shēn dēng肉身燈
- ná shēn fèn拿身分
- dìng shēn f?定身法
- děng shēn shū等身書
- fēn shēn分身
- shēn tǐ身體
- fáng hù bō lí防護玻璃
- shēn huǒ身火
- jiàn shēn cāo健身操
- shu?ng shēn fěn爽身粉
- fēi shēn飛身
- zòng shēn縱身
- shēn jǐ身己
- shēn tǐ lì xíng身體力行
- chū shēn出身
- zhōng shēn終身
- hù shēn fó護身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