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kǒu tóu yǔ
注音ㄎㄡˇ ㄊㄡˊ ㄩˇ
詞性名詞
繁體口頭語
1.“常常加價,時時出事,永遠鬧窮”已成了紐約人形容地鐵的口頭語,如此鐵飯碗真該整頓,如此差的服務真不該加工資。
2.行了,這都成了公子的口頭語了,奴家聽著耳朵都起糨子了,但愿吧!
3.習語和諺語是一個民族文化與智慧的結晶,同時也是人民大眾口頭語典范的實錄.
4.菲利浦笑了笑,因為這話是他伯父的口頭語.
5.“mantri”一詞,后來指的是另外一種口頭語言,即:滿清帝國時期的北京話嗎?
6.“瞧著辦”三個字是他的口頭語。
7.一位MM平時喜歡說“我靠”,久而久之成了口頭語。一次擠公交,一男子有意往MM身上靠,想揩油,MM一推男子說:我靠,你往這靠什么靠?男子也推MM一下說:怎么啦?你靠行,我靠不行?
8.語言本身是藝術,不只是工具。寫小說用的語言,文學的語言,不是口頭語言,而是書面語言。是視覺的語言,不是聽覺的語言。汪曾祺?
9.歇后語是廣泛流傳于群眾的口頭語.
10.口頭用法和俚語二者都是在口頭語里比在書面語里更加常見.
11.俚語是通俗的口頭語,帶有濃郁的地方色彩和民間韻味.
12.處于熱戀的未婚男子經常把“上刀山、下火海,排除萬難,誓死不渝”當作口頭語。
13.1920年,北洋政府頒布第一個廢除文言文、采用國語的法令,從此,言文一致、國語統一。與此相對的是,“之乎者也”遠離教科書、遠離口頭語,取而代之的是“滴、咯、啥、哈、呀、耶”……
14.既然給不起就不要拿承諾當口頭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