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rì zè
注音ㄖˋ ㄗㄜˋ
1.帝每旦視朝,日昃乃罷……雖以征伐濟大業,及天下既定,乃退功臣而進文吏,明慎政體,總攬權綱,量時度力,舉無過事,故能恢復前烈,身致太平。
2.圣躬荷負蒼生以為任,弘濟四海以為心,不憚胼胝之勞,不辭癯瘦之苦,豈止日昃忘饑,夜分廢寢。
3.逸折節綏撫,乃心民務,或日昃不食,夜分不寢。
4.東漢劉禎的兩句詩“馳翰未暇食,日昃不知晏;沉迷簿領書,回回目紛亂”把秘書人員埋頭文稿,忘記用飯,不知早晚,頭昏眼花的狀況描寫得十分形象。
5.古之圣君賢相,若湯之昧旦丕顯,文王日昃不遑,周公夜以繼日、坐以待旦,蓋無時不以勤勞自勵。
6.是用日昃忘食,中宵憤惋者也,而衍都督、豫章王蕭綜體運知機,欲歸有道,潛遣密信,送款于都督臨淮王。
7.雖復劬勞日昃,思致隆平,而先王遺范,尚蘊方策,自舉之用,存乎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