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馬
詞語解釋
鞍馬
泛指馬和馬具。
例愿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木蘭詩》
英horse and harness;
指人騎的馬。
例而操舍鞍馬,仗舟楫,與吳越爭衡。——司馬光《資治通鑒》
英horse;
騎馬的人。
例門前冷落鞍馬稀。——白居易《琵琶行》
英horseman;
一種體育器材,形狀略像馬,背部有兩個半圓環,可以調整高度,用來做體操。
英side horse; saddle and horse;
引證解釋
亦作“鞌馬”。
馬和鞍子。
引《史記·田叔列傳褚少孫論》:“其后有詔募擇 衛將軍 舍人以為郎,將軍取舍人中富給者,令具鞌馬絳衣玉具劍,欲入奏之。”
古樂府《木蘭詩》:“愿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
唐?殷堯藩 《上巳日贈都上人》詩:“鞍馬皆爭麗,笙歌盡鬭奢。”
《水滸傳》第五十回:“前日又受他鞍馬羊酒,采段金銀,你如何賴得過?”指騎馬。
引三國 魏 阮籍 《詠懷》之六四:“假乘 汧 渭 間,鞍馬去行游。”
唐?杜甫 《劉九法曹鄭瑕丘石門宴集》詩:“掾曹乘逸興,鞍馬得荒林。”
《水滸傳》第五二回:“大官人鞍馬風塵不易,初到此間,且省煩惱。”借指戰斗生涯。
引唐?元稹 《唐故工部員外郎杜君墓系銘》:“天下文士遭罹兵戰, 曹 氏父子鞍馬間為文,往往橫槊賦詩。”
清?鈕琇 《觚賸續編·李生孝友》:“盥櫛於鞍馬之間,炊紉於鋒鏑之下。”古代酒令名。
引唐?白居易 《東南行一百韻寄通州元九侍御澧州李十一舍人果州崔二十二使君開州韋大員外庾三十二補闕杜十四拾遺李二十助教員外竇七校書》:“鞍馬呼教住,骰盤喝遣輸。長驅波卷白,連擲采成盧。”
原注:“骰盤、卷白波、莫走、鞍馬,皆當時酒令。”體操器械的一種,有點像馬的形狀。背部有兩個環,是木馬的一種。
競技體操項目之一,運動員在鞍馬上,手握雙環或撐著馬背做各種動作。
國語辭典
鞍馬
鞍和馬,借指騎馬或戰斗的生活。
引《漢書·卷九四·匈奴傳下》:「赫然發憤,遂躬戎服,親御鞍馬,從六郡良家材力之士,馳射上林。」
一種體操器械,形似馬,背部有兩個半圓環,選手以手臂支撐身體,在鞍馬上做腿的擺動、回旋、交叉等體操動作。
網絡解釋
鞍馬 (日本動漫《元氣少女緣結神》中的人物)
《元氣少女緣結神》(港譯《見習元氣女神》)中的人物,著名歌手,人稱墮落的天使,真實身份是天狗,與桃園奈奈生同班。一開始想殺死桃園奈奈生成為土地神,后被巴衛擊敗而放棄,但與奈奈生也因此事件成為好友。給桃園奈奈生提供了很多幫助。
鞍馬 (漢語詞匯)
鞍馬,漢語詞匯。
拼音:ān mǎ
釋義:1、馬和馬具。2、指騎馬。3、借指戰斗生涯。4、古代酒令名。5、體育器械。6、競技體育項目。
分字解釋
※ "鞍馬"的意思解釋、鞍馬是什么意思由CNDU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鞍馬造句
1.今日兩位鞍馬勞頓也累了,早早回去安歇吧!明日隨備出城拜祭!
2.西邊的太陽已經落山了,天色漸漸暗淡下來,那些進入帳篷里面的士兵,因為連續幾天鞍馬勞頓和戰斗,躺到床鋪上,不大一會兒就進入了夢鄉。
3.……一更,妻起靚妝,令婢鞍馬,臨階御之,婢騎掃帚隨后,冉冉乘空,不復見……
4.張邈遠道而來,鞍馬勞頓,即便他再急于奪回城池,卻也不會當即就發起強攻。
5.唉呀!對不起啊大小姐,我家公子昨夜才從京城趕回來,鞍馬勞頓,你就讓他再多歇息一會兒吧!
6.鞍不離馬背,甲不離將身鞍不離馬,甲不離身鞍馬勞頓鞍馬勞倦鞍馬勞困。
7.侯爺鞍馬勞頓,諒總要歇息一二日,再陛見了?
8.從項目輪換次序看,中國隊接下來的雙杠和單杠都是強項,而最后輪換到鞍馬,卻是最要勁也最容易失手的項目。
9.秦用你一路鞍馬勞頓,暫且入城休息,待本王殺敵后再與你詳談。
10.那靈慧上人如今怕是已經七老八十了,如何經得起鞍馬勞頓。
11.愛卿暮歲,又要勤勞鞍馬,朕實不安。
12.傅愛卿忠心為國其志可嘉,只可惜你年事已高,已經難以擔當如此重任,朕怎能讓一位兩世老臣再受鞍馬之勞呢!
13.大小姐有什么事,需要小生效勞的,小生一定鞍馬勞頓,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報答雪兒小主?對,奴才的恩情。
14.陳西閣雖然有殘疾但是有能力,以前村里有那家過紅白喜事,大多數情況下都是請陳西閣做大管家主持大局,現在劉鳳芹這么一鬧,陳西閣頓時門前冷落鞍馬稀。
15.那張進因在路上鞍馬勞倦,卻又受了些風寒,在飯店上生起病來。
16.一夜鞍馬勞頓,身上負重也不輕,還須盯著腳下,一會時間,人已累出汗。
17.鞍馬勞頓,請到弊府歇息,不知意下如何?
18.列幫農商工肆之士皆欽仰其人,傾心其說,不辭山高水闊、路途坎壈,萬苦千辛,鞍馬勞頓,追隨墨翟,奔走四方。
19.西門世家自然會鋤強扶弱,我武當一脈只是來為吳幫主效些鞍馬之勞!
20.回家后顧不上鞍馬勞困,立即找來管家,吩咐速贖云香回來。
相關詞語
- yī zhǐ mǎ一指馬
- yī zhāo mǎ sǐ huáng jīn jìn一朝馬死黃金盡
- yī yán yǐ chū,sì mǎ nán zhuī一言已出,駟馬難追
- yī yán jì chū,sì mǎ nán zhuī一言既出,駟馬難追
- yī mǎ yī ān一馬一鞍
- yī mǎ bù bèi liǎng ān一馬不被兩鞍
- yī mǎ bù kuà liǎng ān一馬不跨兩鞍
- yī mǎ bù kuà shuāng ān一馬不跨雙鞍
- yī mǎ bù bèi liǎng ān一馬不鞁兩鞍
- yī mǎ dāng xiān一馬當先
- wàn mǎ bēn téng萬馬奔騰
- wàn mǎ qí yīn萬馬齊喑
- sān yán sì mǎ三檐四馬
- sān mǎ三馬
- sān m? tóng cáo三馬同槽
- shàng m?上馬
- shàng mǎ yī tí jīn,xià mǎ yī tí yín上馬一提金,下馬一提銀
- shàng mǎ bēi上馬杯
- xià m?下馬
- xià mǎ féng fù下馬馮婦
- xià mǎ fāng下馬坊
- xià mǎ wēi下馬威
- xià mǎ xí下馬席
- xià mǎ pái下馬牌
- xià mǎ bēi下馬碑
- xià mǎ guān huā下馬觀花
- xià mǎ fàn下馬飯
- bù shí mǎ gān不識馬肝
- bù shí mǎ gān不食馬肝
- dōng luó mǎ dì guó東羅馬帝國
- dōng fēng chuī mǎ ěr東風吹馬耳
- dōng mǎ yán xú東馬嚴徐
- liǎng sī mǎ兩司馬
- liǎng mǎ兩馬
- zhōng mǎ中馬
- lín yá lè mǎ臨崖勒馬
- lín yá shī mǎ臨崖失馬
- wū yān chéng mǎ烏焉成馬
- chéng chuán zǒu mǎ sān fēn mìng乘船走馬三分命
- chéng mǎ乘馬
- jiǔ mǎ九馬
- qǐ lì mǎ zhā luó shān乞力馬扎羅山
- mǎi mǎ zhāo bīng買馬招兵
- mǎi mǎ zhāo jūn買馬招軍
- èr tóng yī mǎ二童一馬
- èr m?二馬
- èr mǎ chē shuǐ yān dài二馬車水煙袋
- yún ān云鞍
- yún mǎ云馬
- wǔ chéng bīng mǎ五城兵馬
- wǔ míng mǎ五明馬
- wǔ huā shā mǎ五花殺馬
- wǔ huā mǎ五花馬
- wǔ mǎ五馬
- wǔ mǎ liù hóu五馬六猴
- wǔ mǎ tú五馬圖
- wǔ mǎ fú jiāng五馬浮江
- wǔ mǎ dù五馬渡
- wǔ mǎ dù jiāng五馬渡江
- wǔ mǎ guì五馬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