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質
詞語解釋
地質
地質學" class=primary href=/cidian/ci-14557b2d2f>地質學的簡稱。
英geology;
引證解釋
土地的形質;土壤的質地。
引《易·坤》“六二,直方大” 三國 魏 王弼 注:“居中得正,極於地質,任其自然而物自生。”
孔穎達 疏:“質謂形質。地之形質,直方又大,此六二居中得正是盡極地之體質也。”
梁啟超 《論中國之將強》:“地質肥沃,物產繁衍。”地殼的成分和結構。
引艾青 《魚化石》詩:“過了多少億年,地質勘察隊員,在巖層里發現你,依然栩栩如生。”
徐遲 《地質之光》:“它在地質上也是相當破碎的,半島、島嶼、岬角、港灣相間。”
國語辭典
地質
地殼中巖石的種類、成分、分布和結構。
網絡解釋
地質
地質泛指地球的性質和特征。主要是指地球的物質組成、結構、構造、發育歷史等,包括地球的圈層分異、物理性質、化學性質、巖石性質、礦物成分、巖層和巖體的產出狀態、接觸關系,地球的構造發育史、生物進化史、氣候變遷史,以及礦產資源的賦存狀況和分布規律等。在我國,“地質”一詞最早見于三國時魏國王弼(226~249)的《周易注·坤》,但當時屬于哲學概念。1853年(清咸豐三年)出版的《地理全書》中的“地質”一詞是我國目前所能見到的最早具有科學意義的概念。
分字解釋
※ "地質"的意思解釋、地質是什么意思由CNDU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地質造句
1.它記錄了中生代古火山發生、演化的歷史,也展示了一億年來地質作用所形成的深谷、峰林,有“造型地貌博物館”之稱。
2.兩位挪威科學家在北極科考期間意外遭遇俄羅斯潛艇“奧倫堡號”,雙方都是為了收集羅蒙諾索夫海嶺的地質信息,那里蘊藏著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
3.本文研究了烏拉山成礦微斜長石的特征及地質意義.
4.建立環境質量評價模型,并應用于陜西省略陽縣地質環境質量綜合評價中,應用結果表明,該方法合理、可行。
5.赤水丹霞國家地質公園正式揭碑開園2012年10月29日下午,赤水丹霞國家地質公園在赤水市舉行了揭碑開園儀式。
6.結合豐城礦區高地應力、合頂板等復雜地質條件,研究深井條件下煤巷錨索采用小孔徑、加高預應力的結構形式和施工工藝。
7.河床河岸地質結構對河流地質作用的制約主導著河道演變的趨勢。
8.遼北地區惟一火山巖地質公園,金朝時稱此山為松山,清朝時為開原古八景之一的松山象笏,象牙山于1996年向社會開放。
9.同時,本文的研究成果對進一步進行曲流點壩儲層數值模擬提供了科學的地質模型,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10.層序多顯示相對的海平面以及廣泛分布的不整合,沉積作用的過程,沉積物的來源,氣候和構造活動等隨地質時代變化的旋回性。
11.金礦床幾乎形成于所有地質時代,但在不同時期其礦化強度明顯有別。
12.在整個地質年代中,浮游生物隨地質時代的變化用于估計含己成為化石的浮游生物殘體的巖石的相對年代很有用。
13.這是一個對于新的地質時代的一個新名詞,人類對自己居住的星球所給予的巨大的影響極好的詮釋這個名稱,即使是在我們的大小城鎮灰飛煙滅之后很長一段時間里,這一標記也會在地質記錄中持久長存。
14.但是,我們真的迎來了一個新的地質時代,所謂的“人類世”嗎?
15.本文從堆浸設計出發,就目前遇到的地質、采礦、選礦、底墊等一些技術經濟問題,進行探討。
16.針對過去采取“籠統”式的層內堵水,導致有效率低的問題,深化地質認識,注重資料的綜合運用,先查找“水源”,再實施機械堵水,最終實現經濟堵水。
17.根據蘇丹油田的氣候和地質條件,選定其油田設備基礎為鋼管樁基礎。
18.在狹小的地域面積里集中了豐富的地質遺跡,濃縮了粵西5億年人類的演化歷史,構成一個集錦式的地質地貌大觀園。
19.針對大同礦務局云岡礦井田北部斷層等地質構造發育的特點,[造 句 網]從開采方法和采煤工藝上進行了探討和論證。
20.由礦區在湘黔汞礦帶所處的位置,結合區域地質及古地理背景,討論了含礦圍巖的成因。
相關詞語
- yōu zhì優質
- bāo yī dì胞衣地
- shuǐ zhì水質
- dì mǔ地畝
- dì ch?n地產
- pǐn zhì品質
- c?o dì草地
- tóng zhì同質
- huáng tǔ dì黃土地
- dì qū地區
- liè zhì劣質
- shàn dā dā dì訕答答地
- dì fāng zhì地方志
- dì shì地市
- dì lǐ guǐ地里鬼
- shè huì dì wèi社會地位
- dì tǔ shé地土蛇
- gài zhì鈣質
- zhì gàn質干
- běi dì北地
- guì tǔ dì跪土地
- zhì mù質木
- tǐ zhì體質
- zhì pǔ質樸
- zhì jǐn質謹
- shēn tǐ sù zhì身體素質
- yǒu jī zhì有機質
- f?n wù zhì反物質
- zhí mín dì殖民地
- zhì dì質地
- zhì yā質押
- xīn dì心地
- zhí mín dì植民地
- dì píng地平
- dì bù地步
- dì píng chuān地平川
- dì fāng guān地方官
- bàn zhí mín dì半殖民地
- tiān dà dì dà天大地大
- fáng dì房地
- dì tǔ dié地土牒
- dì wú yí lì地無遺利
- dì dà wù bó地大物博
- ch?ng dì場地
- yí zhì遺質
- dì fāng shuì地方稅
- dì wù地物
- biàn zhì變質
- dì lǐ地理
- huà zhì畫質
- dì lǐ tú地理圖
- zhì xún質詢
- zhì sù質素
- ji?o zhì角質
- dì lǐ地里
- xìng zhì性質
- sù zhì素質
- tǔ dì土地
- zhì ji?n質檢
- dì píng xiàn地平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