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波蕩漾的成語故事
拼音bì bō dàng yàng
基本解釋碧:青綠色。青綠色的波浪起伏不定。
出處路遙《平凡的世界》第四卷第49章:“燦爛的陽光,美麗的野花,碧波蕩漾的原西河,凹凸不平的石板街……”
暫未找到成語碧波蕩漾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碧波蕩漾)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傾家蕩產 | 晉 陳壽《三國志 蜀志 董和傳》:“貨殖之家,侯服玉食,婚姻葬送,傾家竭產。” |
醋海翻波 | |
空空蕩蕩 | 浩然《艷陽天》第121章:“屋子里空空蕩蕩,冷冷清清。” |
余波未平 | |
動蕩不定 | 陶菊隱《北洋軍閥統治時期史話》第77章:“粵系軍隊又侵入湘南,兩湖局勢也在動蕩不定中。” |
一尺水翻騰做一丈波 | 元 無名氏《爭報恩》第三折:“那妮子一尺水翻騰做一丈波,怎當他只留支剌信口開合。” |
南征北戰,東蕩西殺 | 晉劇《打金枝》第二場:“父王的江山,是他郭家父子南征北戰,東蕩西殺,十大汗馬功勞爭來的。” |
一尺水翻騰做百丈波 | 元 王曄《桃花女》第二折:“你將那半句話搬調做十分事,一尺水翻騰做百丈波。” |
蕩然無余 | 南朝·梁·任昉《為梁武帝集墳籍令》:“近災起柏梁,遂逐渠閣,青編素簡,一同煨燼,湘囊綖柣,蕩然無余。” |
推波助瀾 | 隋 王通《文中子 問易》:“真君、建德之事,適足推波助瀾、縱風止燎爾!” |
煙波釣徒 | 《新唐書·張志和傳》:“以親既喪,不復仕,居江湖,自稱煙波釣徒。” |
放蕩不羈 | 晉 王隱《晉書 王長文傳》:“少以才學知名,而放蕩不羈,州府辟命皆不就。” |
小家碧玉 | 晉 孫綽《情人碧玉歌》:“碧玉小家女,不敢攀貴德。感郎意氣重,遂得結金蘭。” |
波光粼粼 | 阿來《塵埃落定》第七章:“月亮升起來,照著波光粼粼的小河。” |
鷗波萍跡 | 清·王士慎《池北偶談·談獻二·王公家書》:“事在身外,身在世外,鷗波萍跡,足寄此生。” |
云譎波詭 | 漢 揚雄《甘泉賦》:“于是大廈云譎波詭,摧摧而成觀。” |
蕩然無存 | 唐 白居易《議碑碣詞賦》:“著誠去偽,小疵小弊,蕩然無遺矣。” |
瀾倒波隨 | 明 宋濂《<楚石禪師六會語>序》:“第近年以來,傳者失真,瀾倒波隨,所趣日下。” |
隨波逐流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屈原賈生列傳》:“夫圣人者,不凝滯于物而能與世推移。舉世混濁,何不隨其流而揚其波?” |
碧落黃泉 | 唐 白居易《長恨歌》:“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 |
金碧輝煌 | 明 吳承恩《西游記》第四回:“絳紗衣,星辰燦爛;芙蓉冠,金碧輝煌。” |
軒然大波 | 唐 韓愈《岳陽樓別竇司直》詩:“軒然大波起,宇宙隘而妨。” |
西除東蕩 | 元·李壽卿《伍員吹簫》第一折:“俺也曾西除東蕩,把功勞立下幾樁樁。” |
腸回氣蕩 | 蘇雪林《玉溪詩謎》:“這一首真是心顫魂飛、腸回氣蕩時做出來的好詩。” |
波濤洶涌 | 宋 朱熹《朱子語類》第15卷:“蓋因波濤洶涌,水遂為其所激而動也。” |
浩浩蕩蕩 | 宋 范仲淹《岳陽樓記》:“浩浩蕩蕩,橫無邊涯。” |
闖蕩江湖 | 清·郭小亭《濟公全傳》第60回:“老英雄馬元章在外面闖蕩江湖數十年,永遠不跟綠林人搭過伴。” |
波委云集 | 唐·劉知畿《史通·雜述》:“雖復門千戶萬,波委云集,而言皆瑣碎,事必叢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