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犢觸乳的成語故事
拼音gū dú chù rǔ
基本解釋原意是獨生子因溺愛,助長了驕氣,父母反受其害。后比喻無依無靠的人請求別人的援助。
出處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循吏傳 仇覽》李賢注引謝丞《后漢書》:“孤犢觸乳,驕子罵母。”
暫未找到成語孤犢觸乳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孤犢觸乳)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初生之犢不畏虎 |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十四章:“剛吃過早飯,人馬全都匯齊,有些人震于闖王和李過的威名,不免驚惶,但有些人好像初生之犢不畏虎,磨拳擦掌地等待廝殺。” |
孤身只影 | 元 關漢卿《竇娥冤》第三折:“可憐我孤身只影無親眷,則落的吞聲忍氣空嗟怨。” |
觸目皆是 | 魯迅《華蓋集續編 一點比喻》:“北京真是人海,情形可大不相同了,單是羊肉鋪就觸目皆是。” |
乳臭未干 |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20卷:“雖有兩個外甥,不是姐姐親生,并且乳臭未干,誰人來稽查得他?” |
塵外孤標 | 《舊唐書·杜審權傳》:“沖碎孕靈岳之秀,精明含列宿之光,塵外孤標,閑云獨步。” |
便還就孤 | |
老牛舐犢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楊彪傳》:“子修為曹操所殺,操見彪問曰:‘公何瘦之甚?’對曰:‘愧無日磾先見之明,猶懷老牛舐犢之愛。’” |
孤注一擲 | 宋 辛棄疾《九議》:“于是乎‘為國生事’之說起焉,‘孤注一擲’之喻出焉。” |
觸景生情 | 清 趙翼《毆北詩話 白香山詩》:“坦易者多觸景生情,因事起意,眼前景、口頭語,自能沁人心脾,耐人咀嚼。” |
觸類旁通 | 《周易 系辭上》:“引而伸之,觸類而長之,天下之能事畢矣。” |
觸類而通 | 《說郛》卷七七引宋·李之彥《東谷所見·壽福德》:“人之念慮一正,則萬善可觸類而通;行一善,則萬善皆萌蘗于此。” |
根孤伎薄 | 南朝·宋·鮑照《侍郎報滿辭閣疏》:“日晏途繞,塊然自喪,加以無良,根孤伎薄,既同馮衍負困之累,復抱相如痟渴之疾。” |
初生牛犢不怕虎 |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74回:“俗云:‘初生牛犢不懼虎。’” |
孤家寡人 | 清 曾樸《孽海花》第65回:“云岫的一妻一妾,也為這件事,連嚇帶痛的死了。到了今日,云岫竟變了孤家寡人了。” |
水乳交融 | 清 夏敬渠《野叟曝言》:“從前雖是親熱究有男女之分,此時則水乳交融矣。” |
孤男寡女 | 明·西湖漁隱主人《歡喜冤家》第18回:“焉有孤男寡女共于幽室,況黑夜之中,不起奸淫的道理?” |
快犢破車 | 《晉書·石季龍載記》:“快牛為犢子時,多能破車,汝當小忍之。” |
一觸即發 | 宋 張詠《乖崖集》:“鯸鯣憤悱,迎流獨逝,偶物一觸,厥怒四起。” |
形孤影只 |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第31卷:“我上京聽選,留賢妻在家形孤影只。不若同到京中,百事也有商量。” |
影只形孤 | 明·陳汝元《金蓮記捷報》:“膝下紅顏,須代冬溫夏清;眼前白發,況兼影只形孤。” |
苦心孤詣 | 清 翁方綱《復初齋文集 格調論下》:“今且勿以意匠之獨運者言之,且勿以苦心孤詣戛戛獨造者言之,今且以效古之作若規仿格調者言之。” |
觸目驚心 | 清 林則徐《頒發禁煙治罪新例告示》:“爾等更當觸目驚心,如再觀望遷延,以身試法,則是孽由自作,死有余辜,毋謂言之不早也。” |
觸目傷懷 | 朱自清《背影》:“那知老境卻如此頹唐!他觸目傷懷,自然不能自己。” |
野鬼孤魂 | |
孤豚腐鼠 | 清·錢謙益《春秋論二》:“成濟,奴隸小人,昭視之,孤豚腐鼠耳。” |
轉喉觸諱 | 唐·韓愈《送窮文》:“各有主張,私立名字,捩手覆羹,轉喉觸諱。凡所以使吾面目可憎、語言無味者,皆子之志也。” |
零丁孤苦 | 晉 李密《陳情表》:“臣少多疾病,九歲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
口尚乳臭 | 東漢 班固《漢書 高帝紀上》:“是口尚乳臭,不能當韓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