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觚染翰的成語故事
拼音cāo gū rǎn hàn
基本解釋觚,木簡;翰,長而硬的鳥羽。指寫作。
出處宋 無名氏《燈下閑談 夢與神交》:“松拜而更之,乃操觚染翰;表成,呈于王。”
暫未找到成語操觚染翰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操觚染翰)相關(guān)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穩(wěn)操勝算 | 《管子·明法解》:“故明操必勝之?dāng)?shù),以治必用之民?!?/td> |
同室操戈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鄭玄傳》:“康成入我室操吾矛以伐我乎?” |
穩(wěn)操勝券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平原君傳》:“且虞卿操其兩權(quán),事成,操右券以責(zé)。” |
操之過急 | 東漢 班固《漢書 五行地志中之下》:“匹馬觭輪無的反者,操之急矣?!?/td> |
一塵不染 | 宋 張耒《臘初小雪后圃梅開》:“一塵不染香到骨,姑射仙人風(fēng)露身。” |
出污泥而不染 | 宋 周敦頤《愛蓮說》:“予獨(dú)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 |
出淤泥而不染 | 宋 朱敦頤《愛蓮說》:“予獨(dú)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連而不妖。” |
耳濡目染 | 唐 韓愈《清河郡公房公墓碣銘》:“目濡耳染,不學(xué)以能?!?/td> |
操縱如意 | 文秉《先拔志始》上卷:“所以太阿下移,而忠賢輩得以操縱如意也?!?/td> |
出塵不染 | 宋·周敦頤《周濂溪集·愛蓮說》:“予獨(dú)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蓮而不妖。” |
操縱自如 | 清 劉鶚《老殘游記》第一回:“若遇風(fēng)平浪靜的時(shí)候,他駕駛的情狀,亦有操縱自如之妙?!?/td> |
懷觚握槧 | 清·龔自珍《<阮尚書年譜>第一序》:“海內(nèi)之士,懷觚握槧之倫,介景者鏘軍,祝延者漎萃。” |
破觚斫雕 | 語出《史記·酷吏列傳》:“漢興,破觚而為圜,斫雕而為樸。” |
操贏致奇 | 清王韜《平賊議》:“商人既能操贏致奇,轉(zhuǎn)輸乎遠(yuǎn)方,以供中國,則市無不足矣。” |
六塵不染 | 唐 武三思《孝明皇后碑》:“六塵不染,孤標(biāo)水上之花?!?/td> |
染指垂涎 | 《元史·郝經(jīng)傳》:“病民諸奸各持兩端,觀望所立,莫不凱覦神器,染指垂涎?!?/td> |
穩(wěn)操左券 | 《史記·田敬仲完世家》:“公常執(zhí)左券以責(zé)于秦韓。” |
操戈同室 | 孫中山《大總統(tǒng)勸告北軍將士書》:“以滿人竊位之私心,開漢族仇殺之慘禍,操戈同室,貽笑外人?!?/td> |
耳染目濡 | 清 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27回:“一來也是秉賦了澆漓的薄氣,二來又離了忠厚的祖宗,耳染目濡,習(xí)就了那輕薄的態(tài)度。” |
耳熏目染 | |
入室操戈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鄭玄傳》:“康成入吾室,操吾戈以伐我乎!” |
操刀必割 | 《六韜 守土》:“日中必彗,操刀必割,執(zhí)斧必伐。日中不彗,是謂失時(shí);操刀不割,失利之期;執(zhí)斧不伐,賊人將來。” |
染指于鼎 | 《左傳 宣公四年》:“及食大夫黿,召子公而弗與也。子公怒,染指于鼎,嘗之而出。” |
日濡月染 | 清·魏祝亭《兩粵傜俗記》:“因避徭賦,舉家竄入,日濡月染,凡飲食衣服器用,皆與真?zhèn)鐭o異?!?/td> |
操之過激 | 文公直《辛亥革命運(yùn)動(dòng)中這新軍》:“鄂督瑞澄操之過激,捕殺民黨無虛日?!?/td> |
操翰成章 | 晉 陳壽《三國志 魏志 徐幹傳》:“幹為司空軍謀祭酒掾?qū)?,五宮將文學(xué)?!迸崴芍⒁断荣t行狀》:“幹清玄體道,六行修備,聰識(shí)洽聞,操翰成章?!?/td> |
必操勝券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田敬仲世家》:“常執(zhí)左券,以責(zé)于秦韓?!?/td> |
染神刻骨 | 清·趙翼《甌北詩話·南宋人著述未入金源》:“蘇黃字跡,亦所矜賞,謂‘二公翰墨,片言只字,皆未名之寶,百不為多,一不為少。’是遺山之于蘇黃,可謂染神刻骨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