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操井臼的成語故事
拼音shēn cāo jǐng jiù
基本解釋語本《后漢書 馮衍傳下》:“衍娶北地任氏女為妻,悍忌,不得畜媵妾,兒女常自操井臼。”后因以“身操井臼”指親自操持家務(wù)。
出處語出《后漢書·馮衍傳下》:“衍娶北地任氏女為妻,悍忌,不得畜媵妾,兒女常自操井臼。”
暫未找到成語身操井臼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身操井臼)相關(guān)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穩(wěn)操勝算 | 《管子·明法解》:“故明操必勝之?dāng)?shù),以治必用之民。” |
身無分文 | 司馬文森《風(fēng)雨桐江》第一章:“他現(xiàn)在是身無分文,靠那好心腸的女店主借錢度日。” |
一年被蛇咬,十年怕井繩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一卷:“一年被蛇咬,三年怕草索,說到貨物,我就沒有膽氣了。” |
安身之處 |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40回:“近聞劉景升病在危篤,可乘此機(jī)會,取彼荊州為安身之地,庶可拒曹操也。” |
挺身而出 | 《舊五代史 周 唐景思傳》:“后數(shù)日城陷,景思挺身而出,使人告于鄰郡,得援軍數(shù)百,逐其草冠,復(fù)有其城,毫民賴是以濟(jì)。” |
孤身只影 | 元 關(guān)漢卿《竇娥冤》第三折:“可憐我孤身只影無親眷,則落的吞聲忍氣空嗟怨。” |
首身分離 | 《戰(zhàn)國策·秦策四》:“刳腹折頤,首身分離。” |
正身明法 | 《晉書 元帝紀(jì)》:“二千石令長當(dāng)袛奉舊憲,正身明法,抑齊豪強(qiáng),存恤孤獨(dú),隱實戶口,勸課農(nóng)桑。” |
同室操戈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鄭玄傳》:“康成入我室操吾矛以伐我乎?” |
以身試法 | 東漢 班固《漢書 王尊傳》:“明慎所職,毋以身試法。” |
反治其身 | |
穩(wěn)操勝券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平原君傳》:“且虞卿操其兩權(quán),事成,操右券以責(zé)。” |
摧身碎首 | 三國·魏·曹植《謝封甄城王表》:“臣愚駑垢穢,才質(zhì)疵下,過受陛下日月之恩,不能摧身碎首,以答陛下厚德。” |
身敗名裂 | 清 李綠園《歧路燈》第23回:“看來許多舉人、進(jìn)士做了官,往往因為幾十兩銀子的賄弄,身敗名裂。” |
安身立命 | 宋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僧問:‘學(xué)人不據(jù)地時如何?’師云:‘汝向什么處安身立命?’” |
背鄉(xiāng)離井 | 見“背井離鄉(xiāng)”。 |
束身受命 | |
拼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68回:“拼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 |
井中視星 | 《尸子·廣釋》:“因井中視星,所見不過數(shù)星。” |
以身作則 | 先秦 孔子《論語 子路》:“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
大顯身手 | 趙樹理《三里灣》七:“這兩個人默默不語在這座房子里大顯身手。” |
尾生喪身 | 戰(zhàn)國·宋·莊周《莊子·盜跖》:“尾生與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來,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 |
井水不犯河水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69回:“我和他‘井水不犯河水’,怎么就沖了他?” |
井井有條 | 荀況《荀子 儒效》:“井井兮其有理也。” |
身體力行 | 西漢 劉安《淮南子 泛論訓(xùn)》:“圣人以身體之。西漢 戴圣《禮記 中庸》: 力行近乎仁。” |
落井下石 | 唐 韓愈《柳子厚墓志銘》:“一旦臨小利害,僅如毛發(fā)比,反眼若不相識,落陷阱,不一引手救,反擠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 |
黃袍加身 | 清 錢采《說岳全傳》:“自從陳橋兵變,黃袍加體,即位以來,稱為真龍?zhí)熳印!?/td> |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 西漢·戴圣《禮記·大學(xué)》:“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