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病號的成語故事
拼音pào bìng hào
基本解釋指借故稱病長期不上班或小病大養(yǎng)。
出處
暫未找到成語泡病號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泡病號)相關(guān)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狼號鬼哭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58回:“況且寶玉才好了些,連我們也不敢說話,你反打的人狼號鬼哭的!” |
夢幻泡影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jīng) 應化非真分》:“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
同病相憐 | 漢 趙曄《吳越春秋 闔閭內(nèi)傳》:“子不聞《河上歌》乎?同病相憐,同憂相救。” |
發(fā)號施令 | 《尚書 冏命》:“發(fā)號施令,罔有不臧。” |
無病呻吟 | 宋 辛棄疾《臨江仙》詞:“百年光景百年心,更歡須嘆息,無病也呻吟。” |
喪心病狂 | 《宋史 范如圭傳》:“如圭獨以書責檜以曲學倍師,忘仇辱國之罪,且曰:‘公不喪心病狂,奈何為此?必遺臭萬世矣。’” |
生老病死 | 《敦煌變文集 八相變》:“生老病死相煎逼,積財千萬總成空。” |
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 | 《孟子·離婁上》:“今之欲王者,猶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 |
漚浮泡影 | 明·張景《飛丸記·賞春話別》:“嘆世人似漚浮泡影,笑眼前繁華富貴,可能常定?” |
化為泡影 | 郭沫若《洪波曲 第七章 一》:“由于六月十一日的黃河決堤,使豫東成為澤國,也就化為了泡影。” |
痛心病首 | 《新唐書 突厥傳上》:“帝謂群臣曰:‘往國家初定,太上皇以百姓故,奉突厥,詭而臣之,聯(lián)常痛心病首,思一刷恥于天下。” |
十病九痛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一百二回:“如今我的身子是十病九痛的,你二嫂子也是三日好兩日不好。” |
啼饑號寒 | 唐 韓愈《進學解》:“冬暖而兒號寒,年豐而妻啼饑。” |
憫時病俗 | 宋 曾鞏《答李訟書》:“足下自稱有憫時病俗之心,信如是,是足下之有志乎道。” |
沉舟側(cè)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 唐·劉禹錫《酬樂天揚州縫席上見贈》:“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郡翻似爛柯人。沉舟側(cè)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
藥到病除 | 張錫純《醫(yī)學衷中參西錄》:“藥到病除,效如桴鼓。” |
病骨支離 | 宋 陸游《病起書懷》:“病骨支離紗帽寬。” |
神號鬼哭 | 元·無名氏《馬陵道》第二折:“可怎生神嚎鬼哭,霧慘云昏,白日為幽。” |
七病八倒 | |
行號巷哭 | 晉·劉琨《勸進表》:“茍在食土之毛,含氣之類,莫不叩心絕氣,行號巷哭。” |
貧病交侵 | 石三友《金陵野史·南京報壇舊事》:“據(jù)聞抗戰(zhàn)中,何陷身南京,貧病交侵,堅不出任偽職。” |
同病相憐,同憂相救 | 漢·趙曄《吳越春秋·闔閭內(nèi)傳》:“子不聞《河上歌》乎?同病相憐,同憂相救。” |
疾病相扶 | 先秦 孟軻《孟子 滕文公上》:“死徙無出鄉(xiāng),鄉(xiāng)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則百姓親睦。” |
久病成醫(yī) | 左丘明《左傳 定公十三年》:“三折肱,知為良醫(yī)。”戰(zhàn)國 楚 屈原《九間 惜育》:“九折臂而成醫(yī)兮。”漢 王逸注:“言人九折臂,更歷方藥,則成良醫(yī)。” |
蚌病成珠 | 西漢 劉安《淮南子 說林訓》:“明月之珠,蚌之病而我之利。” |
老弱病殘 | 鄧小平《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科研人員美國有一百二十萬,蘇聯(lián)九十萬,我們只有二十多萬,還包括老弱病殘,真正頂用的不很多。” |
更令明號 | 《韓非子·外儲說左上》:“居數(shù)月,有警,擊鼓而民不赴。乃更令明號而民信之。” |
病入骨髓 | 《韓非子·喻老》:“疾在腠理,湯熨之所及也;在肌膚,鍼石之所及也;在腸胃,火齊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屬,無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無請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