恃強倚寵的成語故事
拼音shì qiáng yǐ chǒng
基本解釋恃:倚仗;倚:仗恃。仗恃自己的手段高強和受到主人的寵愛。
出處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二回:“爭奈這嫦娥恃強倚寵,賣弄新鮮題目。”
暫未找到成語恃強倚寵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恃強倚寵)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牽強附會 | 清 曾樸《孽海花》第11回:“后儒牽強附會,費盡心思,不知都是古今學不分明的緣故。” |
倚老賣老 | 元 無名氏《謝金吾》第一折:“我盡讓你說幾句便罷,則管里倚老賣老,口里嘮嘮叨叨的說個不了。” |
強取豪奪 | 周立波《山鄉(xiāng)巨變》下卷:“‘這叫強取豪奪。’謝慶元嘶聲地說。” |
強中自有強中手 | 元·無名氏《隋何賺風魔蒯徹》第三折:“你個蕭何休夸蒯徹舌,這的是強中自有強中手。” |
堅強不屈 | 荀況《荀子 法行》:“堅剛而不屈,義也。” |
自強不息 | 《周易 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
以弱制強 | 三國·蜀·諸葛亮《將苑·將剛》:“善將者,其剛不可折,其柔不可卷,故以弱制強,以柔制剛。” |
惡醉強酒 | 《孟子·離婁上》:“今惡死亡而樂不仁,是猶惡醉而強酒。” |
綠林強盜 | 魯迅《書信集 致趙家璧》:“試看綠林強盜,怎樣不惜錢財以買盒子炮,就可知道。” |
精明強干 |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13回:“況且隨帶的那些司員,又都是些精明強干、久經審案的能員,那消幾日,早問出許多賊款來。” |
繁榮富強 | 峻青《壯志錄》:“我們的祖國,更加繁榮富強。” |
精兵強將 | 《晉書·郗鑒傳》:“使君若顧二帝,自可不行,宜急下檄文,速遣精兵猛將。” |
強人所難 | 清 李汝珍《鏡花緣》:“百花仙子道:‘那人王乃四海九州之主,代天宣化,豈肯顛倒陰陽,強人所難。’” |
強顏歡笑 |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邵女》:“‘汝狡兔三窟,何歸為?’柴俯不對。女肘之,柴始強顏為笑。” |
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 | 《老子》第五十八章:“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
差強人意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吳漢傳》:“帝時遣人觀大司馬何為,還言方修戰(zhàn)攻之具,乃嘆曰:‘吳公差強人意,隱若一敵國矣。’” |
逞強稱能 | 端木蕻良《曹雪芹》第13章:“今后千萬不可逞強稱能,何況你既未讀過多少詩書,更談不上才氣。” |
嘩眾取寵 | 東漢 班固《漢書 藝文志》:“然惑者既失精微,而辟者又隨時抑揚,違離道本,茍以嘩眾取寵。” |
強弩之末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韓安國傳》:“強弩之末,矢不能穿魯縞。” |
濟弱鋤強 |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18回:“這不平之氣,個個有的,若沒個濟弱鋤強的手段,也只干著惱一番。” |
不偏不倚 | 宋 朱熹《中庸集注》:“中者,不偏不倚,無過不及之名。” |
外強中干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僖公十五年》:“外強中干,進退不可,周旋不能。” |
違強陵弱 | 春秋·魯·左丘明《左傳·定公四年》:“唯仁者能之,違強陵弱,非勇也。乘人之約,非仁也。” |
身強力壯 |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14回:“最愛刺槍使棒,亦自身強力壯,不娶妻室,終日只是打熬筋骨。” |
福兮禍所伏,禍兮福所倚 | 《老子》第五十八章:“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
奮發(fā)圖強 | 郭沫若《科學的春天》:“我祝愿中年一代的科學工作者奮發(fā)圖強,革命加拼命,勇攀世界科學高峰。” |
寵辱不驚 | 《新唐書 盧承慶傳》:“承慶嘉之曰:‘寵辱不驚,考中上。’其能著人善類此。” |
鋤強扶弱 |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12卷:“此等鋤強扶弱的事,不是我,誰人肯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