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轉功成的成語故事
拼音jiǔ zhuàn gōng chéng
基本解釋轉:循環(huán)變?nèi)A。原為道家語,指煉得九轉金丹。后常比喻經(jīng)過長期不懈的艱苦努力而終于獲得成功。
出處《抱樸子·金丹》:“其一轉至九轉,遲速各有日數(shù)多少,以此知之耳。其轉數(shù)少,其藥力不足,故服之用日多得仙遲也;其轉數(shù)多藥力成,故服之用日少而提仙速也?!?/p>
暫未找到成語九轉功成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九轉功成)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一舉成名 | 唐 韓愈《國子監(jiān)司業(yè)竇公墓志銘》:“公一舉成名而東?!?/td> |
一事無成 | 唐 白居易《除夜寄微之》:“鬢毛不覺白毿毿,一事無成百不堪?!?/td> |
一匡九合 | 《舊唐書·鄭畋傳》:“臣始仕從戎,爰承指顧,稟三令五申之戒,預一匡九合之謀?!?/td> |
一夫得道,九族升天 | 清·劉鶚《老殘游記續(xù)集》第九回:“我聽說一夫得道,九祖升天,那有個九族升天之說嗎?” |
一失足成千古恨 | 清 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89回:“這件事本來是我錯在前頭,此刻悔也來不及了。古人說的:‘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頭是百年身?!?/td> |
一子出家,九祖升天 | 明 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一百回:“常言:‘一子出家,九祖升天’,你那夫主冤愆解釋,亦得超生去了?!?/td> |
一子悟道,九族升天 | 元·馬致遠《黃粱夢》第一折:“常言道:‘一子悟道,九族升天’,不要錯過了?!?/td> |
一子悟道,九族生天 | 元 馬致遠《黃粱夢》第一折:“你自不知,你不是個做官的,天生下這等道貌,是個神仙中人。常言道:‘一子悟道,九族生天’,不要錯過了?!?/td> |
一將功成萬骨枯 | 唐·曹松《已亥歲感事》詩:“澤國江山入戰(zhàn)圖,生民何計樂樵蘇。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 |
一將成功萬骨枯 | 洪楝園《后南柯·甲陣》:“一將成功萬骨枯,手提髑髏血模糊?!?/td> |
一歲九遷 | 《南史·到撝傳》:“上又數(shù)游撝家,懷其舊德,至是一歲三遷?!碧啤ろn愈《上張仆射書》:“雖日受千金之賜,一歲九遷其官,感恩則有之矣;將以稱于天下曰知己,知己則未也?!?/td> |
一得之功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淮陰侯列傳》:“廣武君曰:‘臣聞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td> |
一心同功 | 《戰(zhàn)國策 中山策》:“當此之時,秦中士卒,以軍中為家,將帥為父母,不約而親,不謀而信,一心同功,死不旋踵?!?/td> |
一成一旅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哀公元年》:“有田一成,有眾一旅,能布其德而兆其謀?!?/td> |
一成不變 | 西漢 戴圣《禮記 王制》:“刑者,侀也。侀者,成也,一成而不可變,故君子盡心焉?!?/td> |
一成不易 | 《明史·歷志一》:“夫天之行度多端,而人之智力有限……惟合古今人之心思,踵事增修,庶幾符合。故不能為一成不易之法也?!?/td> |
一揮九制 | 宋·歐陽修《集賢院學士劉公墓志銘》:“嘗直紫微閣,一日追封皇子公主九人,公方將下直,為之立馬卻坐,一揮九制數(shù)千言,文辭典雅,各得具體?!?/td> |
一揮而成 | 宋·蔡□《鐵圍山叢談》:“公乃徐徐調筆而操之,顧謂客子:‘欲何字耶?’惡客即拱而答:‘某愿作龜山字爾?!舜笮?,因一揮而成。” |
一無所成 | 清 黃遵楷《<人境廬詩草>跋》:“讀先兄病篤之書,謂平生懷抱,一無所成,惟近古體詩能自立耳?!?/td> |
一日九遷 | 漢·焦延壽《易林》卷九:“安上宜官,一日九遷,升擢超等,牧養(yǎng)常山?!?/td> |
一氣呵成 | 明 胡應麟《詩藪 近體中》:“若‘風急天高’,則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而實一意貫穿,一氣呵成?!?/td> |
一氣渾成 | 明·謝榛《四溟詩話》卷四:“以詩志別,分韻得‘秋’字,援筆立就,一氣渾成。” |
一波未成,一波已作 | 宋·姜夔《白石道人詩說》:“波瀾開闔,如在江湖中,一波未成,一波已作?!?/td> |
一牛九鎖 | 漢·焦延壽《易林》卷十:“一牛九鎖,更相牽攣,案明如市,不得東西,請讞得報,日中被刑。” |
一物不成,兩物見在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12回:“和你往日無冤,近日無仇。一物不成,兩物見在,沒來由殺你做甚么!” |
一生九死 | 明·劉道開《疇昔》詩:“疇昔干戈里,飄零剩此身;一生九死客,兩代六朝人。” |
一簣之功 | 《王守仁全集》卷一 :“務收一簣之功,勿為九仞之棄?!?/td> |
一索成男 | 宋·王邁《賀陳講書謀仲諏璋慶》詩:“十為良月陽將長,一索成男喜可知?!?/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