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鄰是卜的成語故事
拼音wéi lín shì bǔ
基本解釋指找住房應該選擇鄰居。
出處《左傳·昭公三年》:“非宅是卜,唯鄰是卜。”
暫未找到成語唯鄰是卜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唯鄰是卜)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一個蘿卜一個坑 | 老舍《駱駝祥子》:“他是愿意一個蘿卜一個坑的人。” |
一無是處 | 宋 歐陽修《與王懿敏公》:“事與心違,無一是處,未知何日遂得釋然?!?/td> |
一是一,二是二 | 清·俞萬春《蕩寇志》第80回:“遂把那楊騰蛟怎樣寫親供,劉二怎樣勒掯,小人等不依他,又恐怕被他連累,一是一,二是二的都說了。” |
一身是膽 | 晉 陳壽《三國志 蜀志 趙云傳》:“以云為翊軍將軍”裴松之注引《趙云別傳》:“先主明旦自來,至云營圍視昨戰處,曰:‘子龍一身都是膽也!’” |
一身都是膽 | 《三國志·蜀志·趙云傳》裴松之注引《云別傳》:“子龍一身都是膽也。” |
丁是丁,卯是卯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43回:“我看你利害,明兒有了事,我也‘丁是丁,卯是卯’的,你也別抱怨?!?/td> |
三十六策,走是上計 | 《南齊書·王敬則傳》:“檀公三十六策,走是上計,汝父子唯應急走耳。” |
三鄰四舍 |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第九卷:“王三老聞知此事,率了三鄰四舍,提壺摯盒,都來慶賀,吃了好幾日喜酒?!?/td> |
不寧唯是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昭公元年》:“不寧唯是,又使圍蒙其先君?!?/td> |
不是冤家不碰頭 | 康濯《春種秋收》:“還是開春后第一回上坡里做活,就說巧不巧地鬧了個‘不是冤家不碰頭’啊!” |
不是冤家不聚頭 | 《京本通俗小說 西山一窟鬼》:“這個不是冤家不聚會。好教官人得知,卻有一頭好親在這里?!?/td> |
與鬼為鄰 | 宋·文瑩《湘山野錄》上卷:“寫一詩于廳壁,詩云:‘人生七十鬼為鄰,已覺風光屬別人?!?/td> |
東鄰西舍 | 唐 戴叔倫《女耕田行》:“東鄰西舍花發盡,共惜余芳淚滿衣?!?/td> |
中心是悼 | 《詩經·邶風·終風》:“謔浪笑敖,中心是悼?!?/td> |
舉目皆是 | 林語堂《思滿大人》:“今也不然,舉目皆是‘同志’。” |
習非成是 | 西漢 揚雄《法言 學行》:“習乎習,以習非之勝是,況習是之勝非乎?” |
習非勝是 | 漢·揚雄《法言·學行》:“一卷之書,必立之師,習乎習,以習非之勝是,況習是之勝非乎?” |
亦復如是 |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尤悔》:“劉琨善能招延,而拙于撫御,一日雖有數千人歸投,其逃散而去,亦復如此。所以卒無所建?!?/td> |
親仁善鄰 | 春秋·魯·左丘明《左傳·隱公六年》:“五父諫曰:‘親仁善鄰,國之寶也,君其許鄭?!?/td> |
人我是非 | 元·馬致遠《黃粱夢》第四折:“一夢中十八年,見了酒色財氣,人我是非,貪嗔癡愛,風霜雨雪?!?/td> |
人非物是 | 清·洪昇《長生殿·寄情》:“蓬萊院月悴花憔,昭陽殿人非物是?!?/td> |
今是昔非 | 明·王世貞《觚不觚錄》:“若其今是昔非,不觚而觚者,百固不能二三也。” |
今是昨非 | 晉 陶潛《歸去來兮辭》:“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td> |
從惡是崩 | 《國語·周語下》:“諺曰:‘從善如登,從惡是崩?!?/td> |
以是為恨 | 宋·王讜《唐語林·雅量》:“不得永奉陛下,以是為恨?!?/td> |
以鄰為壑 | 先秦 孟軻《孟子 告子下》:“子過矣,禹之治水,水之道也,是故禹以四海為壑。今吾子以鄰國為壑,水逆行謂之澤水。澤水者,洪水也。仁人之所惡也,吾子過矣。” |
任人唯親 | 毛澤東《中國共產黨在民族戰爭中的地位》:“過去張國燾的干部政策與此相反,實行‘任人唯親’,拉攏私黨,組織小派別?!?/td> |
任人唯賢 | 《尚書 咸有一德》:“任官惟賢才,左右惟其人?!?/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