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籌量沙的成語故事
拼音chàng chóu liáng shā
基本解釋把沙當(dāng)做米,計(jì)量時(shí)高呼數(shù)字。比喻以假象安定軍心,迷惑敵人。
出處《南史 檀道濟(jì)傳》:“道濟(jì)夜唱籌量沙,以所余少米散其上。及旦,魏軍謂資糧有余,故不復(fù)追。”
暫未找到成語唱籌量沙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唱籌量沙)相關(guān)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夫唱婦隨 | 《關(guān)尹子 三極》:“天下之理,夫者唱,婦者隨。” |
壽元無量 | 元·吳昌齡《東坡夢(mèng)》第四折:“爇龍涎一炷透蒼穹,祝吾生壽元無量。” |
海水不可斗量 | 《淮南子·泰族訓(xùn)》:“太山不可丈尺也,江海不可斗斛也。” |
量能授官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平津侯主父列傳》:“今陛下躬行大孝,鑒三王,建周道,兼文武,厲賢予祿,量能授官。” |
度德量力 | 左丘明《左傳 隱公十一年》:“度德而處之,量力而行之。” |
運(yùn)籌帷幄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高祖本紀(jì)》:“夫運(yùn)籌帷幄之中,決勝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
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 | 毛澤東《反對(duì)黨八股》:“俗話說:‘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我們無論做什么事都要看情形辦理,文章和演說也是這樣。” |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 明·馮夢(mèng)龍《醒世恒言》第三卷:“別是一番面目,想到:‘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
量力而行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昭公十五年》:“力能則進(jìn),否則退,量力而行。” |
泥沙俱下 | 清 袁枚《隨園詩話》第一卷:“人稱才大者,如萬里黃河,與泥沙俱下。余以為:此粗才,非大才也。” |
量體裁衣 | 《南齊書 張融傳》:“今送一通故衣,意謂雖故,乃勝新也。是吾所著,已令裁減稱卿之體。” |
稍勝一籌 | 清·秋瑾《致秋譽(yù)章書》:“吾哥雖稍勝一籌,而無告語則同,無戚友之助亦同。” |
觥籌交錯(cuò) | 宋 歐陽修《醉翁亭記》:“射者中,奕者勝,觥籌交錯(cuò),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 |
運(yùn)籌帷幄,決勝千里 | 西漢·司馬遷《史記·高祖本紀(jì)》:“夫運(yùn)籌帷幄之中,決勝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
寧當(dāng)有日籌無日,莫待無時(shí)思有時(shí) | 清·李綠園《歧路燈》第85回:“‘寧當(dāng)有日籌無日,莫待無時(shí)思有時(shí)。’人肚內(nèi)有了這兩句話,便不怕了。” |
量力度德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隱公十一年》:“度德而處之,量力而行之。” |
雄唱雌和 | 清·戴名世《已卯科鄉(xiāng)試墨卷》序:“而雷同剿襲,大抵老生腐儒之唾余,雄唱雌和,自相夸耀。” |
首唱義兵 | 晉·陳壽《三國志·魏志·荀彧傳》:“自天子播越,將軍首唱義兵,……雖御難于外,乃心無不在王室。” |
含沙射影 | 晉 干寶《搜神記》第12卷:“其名曰‘蜮’,一曰‘短狐’,能含沙射人。所中者則身體筋急,頭痛,發(fā)熱;劇者至死。” |
功德無量 | 宋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 南陽慧忠國師》:“功德無量,非口所說,非意所陳。” |
車載斗量 | 晉 陳壽《三國志 吳志 孫權(quán)傳》“遣都尉趙咨使魏”裴松之注引三國 吳 韋昭《吳書》:“如臣之比,車載斗量,不可勝數(shù)。” |
運(yùn)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 | 西漢·司馬遷《史記·高祖本紀(jì)》:“夫運(yùn)籌帷幄之中,決勝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
車量斗數(shù) | 清·秋瑾《精衛(wèi)石》第一回:“這真是……車量斗數(shù)的功德,為什么倒無人肯做呢?” |
恒河沙數(shù) | 《金剛經(jīng) 無為福勝分》:“以七寶滿爾所恒河沙數(shù)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 |
唱對(duì)臺(tái)戲 | 浩然《艷陽天》第40章:“他們喊他們的,咱們不跟他們唱對(duì)臺(tái)戲。” |
折戟沉沙 | 唐 杜牧《赤壁》詩:“折戟沉沙鐵未消,自將磨洗認(rèn)前朝。東風(fēng)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
略勝一籌 | 清 秋瑾《致秋譽(yù)章書》:“哥哥雖稍勝一籌,而無告語則同,無戚友之助亦同,所幸者生為男子耳,結(jié)局縱勝妹十倍也。” |
打破沙鍋問到底 | 宋 黃庭堅(jiān)《拙軒頌》:“覓巧了不可得,拙從何來?打破沙盆一問,狂子因此眼開,弄巧成拙,為蛇畫足,何況頭上安頭,屋下安屋,畢竟巧者有余,拙者不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