杵臼交的成語故事
拼音chǔ jiù jiāo
基本解釋指不計貧賤的交誼。
出處《后漢書 吳祐傳》:“公沙穆來游太學,無資糧,乃變服客傭,為祐賃舂。祐與語大驚,遂共定交於杵臼之間。”
暫未找到成語杵臼交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杵臼交)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交淺言深 | 西漢 劉向《戰(zhàn)國策 趙策四》:“夫望人而笑,是和也;言而不稱師,是庸說也;交淺而言深,是忠也。” |
老實巴交 | 徐光耀《平原烈火》:“一個一個心慈面善,全是老實巴交的。” |
勢力之交 | 東漢·班固《漢書·張耳陳余傳贊》:“勢力之交,古人羞之。” |
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 | 宋 祝穆《方輿勝覽 眉州 磨針溪》:“過是溪,逢老媼方磨鐵杵,問之,曰:‘欲作針。’太白感其意,還卒業(yè)”。 |
交臂歷指 | 《莊子·天地》:“則是罪人交臂歷指,而虎豹在于囊檻,亦可以為得矣。” |
鳳友鸞交 | 元·湯式《集賢賓·友人愛姬為權豪所奪》套曲:“烘散燕子鶯兒,拆散鳳友鸞交。” |
交臂相失 | 唐·冉元一《薛剛墓志》:“齊體合歡,交臂相失。” |
犬牙交錯 | 東漢 班固《漢書 中山靖王傳》:“諸侯王自以骨肉至親,先帝所以廣封連城,犬牙相錯者,為盤石宗也。” |
鐵杵磨成針 | 宋 祝穆《方輿勝覽 眉州 磨針溪》:“在象耳山下,世傳李太白讀書山中,未成棄去,過是溪,逢老媼方磨鐵杵,問之,曰:‘欲作針’太白感其意還,卒業(yè)。” |
內外交困 | 毛澤東《支持美國黑人抗暴斗爭的聲明》:“它給陷于內外交困的美帝國主義以沉重的打擊。” |
云交雨合 | 唐·李益《古別離》詩:“江回漢轉兩不見,云交雨合知何年。” |
拼得工夫深,鐵杵磨成針 | 元·虞韶《日記故事》:“道逢一老嫗,磨鐵杵。白問:‘將欲何用?’曰:‘欲作針。’白感其言,遂還卒業(yè)。” |
饑寒交迫 | 宋 王讜《唐語林》第一卷:“上謂曰:‘汝何為作賊?’對曰:‘饑寒交切,所以為盜。’” |
履舄交錯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滑稽列傳》:“男女同席,履舄交錯。杯盤狼藉,堂上燭滅。” |
君子之交淡如水 | 西漢 戴圣《禮記 表記》:“故君子之接如水,小人之接如醴;君子淡以成,小人甘以壞。” |
觥籌交錯 | 宋 歐陽修《醉翁亭記》:“射者中,奕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 |
交頭接耳 | 元 關漢卿《單刀會》第三折:“大小三軍,聽吾將令,甲馬不許馳驟,金鼓不許亂鳴,不許交頭接耳,不許笑語喧嘩。” |
貧賤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 《南齊書·劉悛傳》:“后悛從駕登蔣山,上數嘆曰:‘貧賤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顧謂悛曰:‘此況卿也。’” |
失之交臂 | 先秦 莊周《莊子 田子方》:“吾終身與汝交一臂而失之。” |
悲喜交集 | 《晉書 王廙傳》:“當大明之盛,而守局遐外,不得不奉贈大禮,聞問之日,悲喜交集。” |
番窠倒臼 | 明 唐順之《書王龍溪致知議略》:“王老于其間又番窠倒臼,又撰出一種馭氣攝靈一息一息等語,又是一場孽怪。” |
性命交關 | 清 夏綸《杏花村 監(jiān)鬧》:“此事是你我性命交關的事。” |
不可開交 |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24回:“吳贊善聽到這里,便氣的不可開交。” |
水乳交融 | 清 夏敬渠《野叟曝言》:“從前雖是親熱究有男女之分,此時則水乳交融矣。” |
交能易作 | 春秋·齊·管仲《管子·治國》:“故先王使農、土、商、工四民交能易作,終歲之利無道相過也,是以民作一而得均。” |
縱橫交錯 | 宋 呂祖謙《東萊博儀》第一卷:“陪洙酒之席去耳皆德者,縱橫交錯。” |
只要工夫深,鐵杵磨成針 | 程樹榛《大學時代》第二十五章:“‘只要工夫深,鐵杵磨成針。’你是個能下功夫的人,有肯動腦筋,自然都能干出個眉目來。” |
患難之交 | 明 焦竑《玉堂叢語 薦舉》:“仲舉與文貞在武昌,因患難之交,訥黑窯匠以一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