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諾爾爾的成語故事
拼音nuò nuò ěr ěr
基本解釋爾爾:如此如此。是,就這樣辦。
出處《玉臺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媒人下床去,諾諾復爾爾。”
暫未找到成語諾諾爾爾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諾諾爾爾)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不過爾爾 | 清 沈復《浮生六記 浪游記快》:“其紅門局之梅花,姑姑廟之鐵樹,不過爾爾。” |
爾虞我詐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宣公十五年》:“我無爾詐,爾無我虞。” |
唯唯諾諾 | 先秦 韓非《韓非子 八奸》:“此人主未命而唯唯,未使而諾諾,先意承旨,觀貌察色以先主心者也。” |
諾諾連聲 | 元·關漢卿《金線池》第三折:“閃的我孤孤另另,說的話誕誕鄧鄧,俺也曾輕輕喚著,躬躬前來,喏喏連聲。” |
溫文爾雅 | 清 蒲松齡《聊齋志異 陳錫九》:“太守愕然曰:‘此名士之子,溫文爾雅,烏能作賊?’” |
出爾反爾 | 先秦 孟軻《孟子 梁惠王下》:“曾子曰:‘戒之戒之!出乎爾者,反乎爾者也。’” |
千金一諾 | 《史記 季布欒布列傳》:“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 |
輕諾寡信 | 先秦 李耳《老子》:“夫輕諾者必寡信,多易者必多難,是以圣人猶難之,故終無難。” |
不得不爾 | 晉 陳壽《三國志 魏志 司馬芝傳》:“今諸典農,各言‘留者為行者宗田計,課其力,勢不得不爾。’” |
爾詐我虞 | 左丘明《左傳 宣公十五年》:“我無爾詐,爾無我虞。” |
一諾千金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季布欒布列傳》:“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 |
聊復爾爾 | 明 劉璋《鳳凰池》第一回:“那萬生舞罷了,輕輕放在匣里,神色自若。那些看的人沒一個不喝采。云生也大叫道:‘神乎技矣!’萬生答道:‘未能免俗,聊復爾爾。’” |
卓爾不群 | 東漢 班固《漢書 景十三王傳贊》:“夫唯大雅,卓爾不群,河間獻王近之矣。” |
新婚燕爾 | 元 戴善夫《風光好》:“俺兩個相見時,則他那舊性全無,共妾身新婚燕爾。” |
聊復爾耳 |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任誕》:“答曰:‘未能免俗,聊復爾耳!’” |
國爾忘家 | 東漢 班固《漢書 賈誼傳》:“則為人臣者主耳忘身,國耳忘家,公耳忘私,利不茍就,害不茍去,唯義所在。” |
爾汝之交 |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禰衡被魏武謫為鼓吏”劉孝標注引《文士傳》:“少與孔融作爾汝之交,時衡未滿二十,融已五十。” |
爾汝交 | 元 辛文房《唐才子傳 鮑溶》:“與李端公益少同袍,為爾汝交。” |
燕爾新婚 | 元 關漢卿《裴度還帶》第四折:“狀元下馬就親,洞房花燭,燕爾新婚。” |
寡信輕諾 | 《老子》六十三章:“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 |
何其相似乃爾 | |
一諾無辭 | 清·張南莊《何典》第四回:“再沒有再薦便宜的了,如何不肯?一諾無辭,就同六事鬼去揀了一個黃道好日。” |
千人諾諾,不如一士諤諤 | 《史記 商君列傳》:“趙良曰:‘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千人之諾諾,不如一士之諤諤。’” |
誨爾諄諄,聽我藐藐 | 《詩 大雅 抑》:“誨爾諄諄,聽我藐藐。” |
一呼百諾 | 唐 拾得《詩》:“人生浮世中,個個愿富貴;高堂車馬多,一呼百諾至。” |
千夫諾諾,不如一士諤諤 | 宋 蘇軾《講田友直字序》:“韓城田益,字遷之。黃庭堅以謂不足以配名,更之曰友直……何獨取諸此?某曰:夫直者,剛者之長也。千夫諾諾,不如一士之諤諤。” |
堂上一呼,階下百諾 | 《呂氏春秋·過理》:“宋王大悅,飲酒室中。有呼萬歲者,堂上盡應;堂上已應,堂下盡應。門外庭中聞之,莫敢不應。” |
爾為爾,我為我 | 戰國 鄒 孟軻《孟子 公孫丑》:“爾為爾,我為我,雖袒裼裸裎于我側,爾焉能浼我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