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榛采蘭的成語故事
拼音pī zhēn cǎi lán
基本解釋披:拔開;榛:叢生的荊棘。撥開荊棘,采摘蘭草。比喻選拔人才。
出處《晉書 皇甫謐傳》:“陛下披榛采蘭,并收蒿艾,是以皋陶振褐,不仁者遠。”
暫未找到成語披榛采蘭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披榛采蘭)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披肝瀝膽 | 唐 劉賁《應賢良方正直言極諫科策》:“或有以系危之機,兆存亡之變者,臣清披肝瀝膽,為陛下別白而重言之。” |
想望豐采 | 《明史·馮琦傳》:“數陳讜論,中外想望豐采,帝亦深眷倚。” |
神采奕奕 | 明 沈德符《野獲編 玩具》:“細視良久,則筆意透出絹外,神采奕奕。” |
興高采烈 | 南朝 梁 劉勰《文心雕龍 體性》:“叔夜俊俠,故興高而采烈。” |
博采眾長 | 北齊 魏收《魏書 劉芳傳》:“考括墳籍,博采群議。” |
露膽披肝 | 唐·李遠《蟬蛻賦》:“擘肌分理,有謝于昔時;露膽披肝,請從于今日。” |
無精打采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25回:“小紅待要過去,又不敢過去,只得悄悄向瀟湘館,取了噴壺而回;無精打采,自向房內躺著。” |
采善貶惡 | 西漢·司馬遷《史記·太史公自序》:“《春秋》采善貶惡,推三代之德。” |
空谷幽蘭 | 清·劉鶚《老殘游記續集遺稿》第五回:“空谷幽蘭,真想不到這種地方,會有這樣高人。” |
采風問俗 | 清 俞蛟《夢廠雜著 潮嘉風月》:“采風問俗,紀載宜詳;品翠題紅,篇章爭麗。” |
神采煥發 | 《宋史·趙孟頫傳》:“孟頫才氣英邁,神采煥發,如神仙中人。” |
帶月披星 |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四本第二折:“則合帶月披星,誰著你停眠整宿?” |
想望風采 | 東漢 班固《漢書 霍光傳》:“初輔幼主,政自己出,天下想聞其風采。” |
披荊斬棘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馮異傳》:“帝謂公卿曰:‘是我起兵時主簿也,為吾披荊棘,定關中。” |
披星戴月 |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35卷:“披星戴月,早起晚眠。” |
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 | 三國·魏·王肅《孔子家語》:“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 |
采擢薦進 | 唐·韓愈《感二鳥賦》:“乃反得蒙采擢薦進,光耀如此。” |
蘭因絮果 | 清 龔自珍《丑奴兒令》:“蘭因絮果從頭問,吟也凄迷,掐也凄迷,夢向樓心燈火歸。” |
瀝膽披肝 | 唐 黃滔《啟裴侍郎》:“沾巾墮睫,瀝膽披肝,不在他門,誓于死節。” |
鳳采鸞章 | 南朝·梁·沈約《謝齊竟陵王示永明樂歌啟》:“鳳采鸞章,霞鮮錦縟。” |
芳蘭竟體 | 《南史 謝覽傳》:“覽意氣閑雅,視瞻聰明。武帝目送良久,謂徐勉曰:‘覺此生芳蘭竟體。’” |
蘭心蕙性 | 宋 柳永《玉女搖仙佩 佳人》詞:“愿奶奶,蘭心蕙性,枕前言下,表余深意。” |
披沙剖璞 | 唐·劉禹錫《唐尚書吏部侍郎奚公神道碑銘序》:“一入中禁考策詞,三在天官第章句,披沙剖璞,由我而顯者落落然居多。” |
披發纓冠 | 語出《孟子·離婁下》:“今有同室之人斗者,救之,雖被發纓冠而救之可也。” |
蘭芝常生 | 漢·王延壽《魯靈光殿賦》:“朱桂黝儵于南北,蘭芝阿那于東西。”注引:《禮年威儀》:“君乘金而王,其政平,則蘭芝常生。” |
蘭芷之室 | 西漢·戴圣《大戴禮記·曾子疾病》:“與君子游,苾乎如入蘭芷之室,久而不聞,則與之化矣。” |
披肝瀝血 | 唐·柳宗元《為南承嗣請從軍狀》:“披肝瀝血,昧死上陳。” |
披毛戴角 | 宋 釋道元《景德傳燈錄》:“學人不負師機,還免披毛戴角也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