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膚剝體的成語故事
拼音zhuī fū bāo tǐ
基本解釋見“椎膚剝髓”。
出處《續資治通鑒·宋高宗紹興四年》:“帝曰:‘霖雨、地震之災,豈非重兵久在蜀,調登供饋,椎膚剝體,民怨所致,當修德撫民以應之,又何禱乎!’”
暫未找到成語椎膚剝體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椎膚剝體)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渾然一體 | 《二程遺書》第二卷上:“學者須先識仁。仁者,渾然與物同體。義、禮、知、信皆仁也?!?/td> |
體恤入微 | 鄭觀應《盛世危言·女教》:“俄國特設教女收生院,凡胎前產后一切要癥,必須明白透澈,體恤入微?!?/td> |
同功一體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黥布列傳》:“往年殺彭越,前年殺韓信,此三人者,同功一體之人也。” |
體規畫圓 | 宋·宋祁《宋景文公筆記·釋俗》:“若體規畫圓,準方作矩,終為人之臣仆。” |
切膚之痛 | 明 王守仁《傳習錄》中卷:“獨其切膚之痛,乃有未能然者,輒復云云爾?!?/td> |
身體力行 | 西漢 劉安《淮南子 泛論訓》:“圣人以身體之。西漢 戴圣《禮記 中庸》: 力行近乎仁?!?/td> |
三位一體 | 毛澤東《為爭取千百萬群眾進入抗日民族統一戰線而斗爭》:“為什么提出‘鞏固和平’、‘爭取民主’、‘實現抗戰’這樣三位一體的口號?” |
量體裁衣 | 《南齊書 張融傳》:“今送一通故衣,意謂雖故,乃勝新也。是吾所著,已令裁減稱卿之體?!?/td> |
賢身貴體 | 《管子 立政》:“雖有賢身貴體,毋其爵不敢服其服;雖有富家多資,毋其祿有敢用其財?!?/td> |
赤身露體 |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八十四回:“吳班引兵到關前搦戰,耀武揚威,辱罵不絕,多有解衣卸甲,赤身露體,或睡或坐。” |
生吞活剝 | 唐 劉肅《大唐新語 譜謔》:“有棗強尉張懷慶好偷名士文章……人為之諺云:‘活剝王昌齡,生吞郭正一。’” |
香肌玉體 | 明·楊慎《洞天玄記》:“我這里自揣,竡劃,穩步決,盡平生手段神靈大,奪了你香肌玉體卻歸來?!?/td> |
體國經野 | 《周禮 天官 序官》:“惟王建國,辨方正位,體國經野,高官分職,以民為極。 |
魂不附體 | 元 喬吉《金錢記》第一折:“一個好女子也,生得十分大有顏色,使小生魂不附體?!?/td> |
一體同心 | 《儀禮·喪服》:“父子一體也,夫妻一體也,昆弟一體也?!薄吨芤住は缔o上》:“二人凡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td> |
末學膚受 | 漢 張衡《東都賦》:“如客所謂末學膚受,貴耳而踐目者也。” |
體無完皮 | 晉·郭訟《魏晉世語》:“纂性急少恩,死之日體無完皮。” |
四肢百體 | 老舍《趙子曰》:“趙子曰四肢百體一齊往外漲,差一些沒把大襖,幸虧是新買的,撐開了綻。” |
膚末支離 | 清 方苞《書柳文后》:“彼言涉于道,多膚末支離,而無所歸宿?!?/td> |
體貼入微 | 清 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38回:“‘只要心平點,少看點利錢,那些貧民便受惠多了?!倚Φ溃骸@可謂體貼入微了?!?/td> |
體無完膚 | 晉 陳壽《三國志 魏志 鄧艾傳》:“子忠與艾俱死”晉 裴松之注引《世語》:“師纂亦與艾俱死,纂性急少恩,死之日體無完膚?!?/td> |
剝繭抽絲 | 朱光潛《藝文雜談 談對話體》:“疑難是思想的起點與核心,思想由此出發,根據有關事實資料,尋求關系條理,逐漸剝繭抽絲,披沙揀金?!?/td> |
抽絲剝繭 | |
切身體會 | 浩然《艷陽天》第63章:“團支書這幾句話,是她這一程子的切身體會?!?/td> |
芳蘭竟體 | 《南史 謝覽傳》:“覽意氣閑雅,視瞻聰明。武帝目送良久,謂徐勉曰:‘覺此生芳蘭竟體?!?/td> |
黃袍加體 | 清·錢彩《說岳全傳》第一回:“自從陳橋兵變,黃袍加體,即位以來,稱為真龍天子。” |
顧大局,識大體 | 鄧小平《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我們相信,我們的人民是顧大局、識大體、守紀律的?!?/td> |
茲事體大 | 東漢 班固《典引》:“茲事體大而允,寤寐次于圣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