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征暴斂的成語故事
拼音héng zhēng bào liǎn
基本解釋橫:蠻橫;征:征發;征稅;斂:搜刮。強橫殘暴地征收苛捐雜稅。形容反動統治階級貪婪兇狠、搜刮人民的罪行。
出處清 吳趼人《痛史》:“名目是規劃錢糧,措置財賦,其實是橫征暴斂,剝削脂膏。”
暫未找到成語橫征暴斂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橫征暴斂)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一暴十寒 | 先秦 孟軻《孟子 告子上》:“雖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
一榻橫陳 | 唐·李商隱《北齊》詩之一:“小蓮玉體橫陳夜,已報周師入晉陽。” |
七橫八豎 |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三十四回:“一片瓦礫場上,橫七豎八,殺死的男子婦人,不計其數。” |
七縱八橫 | 宋·嚴羽《滄浪詩話·詩法》:“及其透徹,則七縱八橫,信手拈來,頭頭是道矣。” |
萬里長征 | 唐 王昌齡《出塞》詩:“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
三尸暴跳 | |
三征七辟 | 《晉書·王褒傳》:“于是隱居教授,三征七辟,皆不就。” |
上嫚下暴 | |
上慢下暴 | 《周易·系辭》:“小人而乘君子之器,盜思奪之矣。上慢下暴,盜思伐之矣。” |
不忙不暴 | 《董西廂》卷二:“不緊不慌,不驚不怕,不忙不暴。” |
不祥之征 | 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河水》:“恒水上流有一國,國王小夫人生肉胎,大夫人妒之,言:‘汝之生,不祥之征。’即盛以木函,擲恒水中。” |
專橫跋扈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梁冀傳》:“帝少而聰慧,知冀驕橫,嘗朝群臣,目冀曰:‘此跋扈將軍也。’” |
東征西怨 | 語出《書·仲虺之誥》:“惟王不邇聲色,不殖貨利,德懋懋官,功懋懋賞……東征西夷怨,南征北狄怨。” |
東征西討 | 唐 楊炯《左武衛將軍成安子崔獻行狀》:“至如出車授鉞,東征西討,孤虛向背。” |
東橫西倒 | 劉復《曉》詩:“回看車中,大家東橫西倒,鼾聲呼呼。” |
東討西征 | 唐·楊炯《唐昭武校尉曹君神道碑》:“髫年學劍,卯歲論兵,以身許國,東討西征。” |
乞兒暴富 | 明·袁宏道《瓶史·器具》:“然寒微之士,無從致此,但得宣、成等窯磁瓶各一二枚,亦可謂乞兒暴富矣。” |
人欲橫流 | 宋 陸九淵《語錄》上:“后世人主不知學,人欲橫流,安知天位非人君所可得而私?” |
以眾暴寡 | 《商君書·畫策》:“神農既沒,以強勝弱,以眾暴寡。” |
以眾暴寡,以強凌弱 | 康有為《大同書》甲部:“于是一鄉自為一國,一姓自為一群,以眾暴寡,以強凌弱。” |
以強凌弱,以眾暴寡 | 戰國·宋·莊周《莊子·盜跖》:“自是之后,以強凌弱,以眾暴寡,湯武以來,皆亂人之徒也。” |
以暴易亂 | 南朝·宋·范曄《宦者傳論》:“雖袁紹龔行,芟夷余,然以暴易亂,亦何云及。” |
以暴易暴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伯夷列傳》:“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 |
休征嘉應 | 東漢·班固《漢書·平帝紀贊》:“休征嘉應,頌聲并作。” |
信而有征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昭公八年》:“君子之言,信而有征,故怨遠于其身。” |
先見敗征 | 西漢·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兵未戰而先見敗征,此可謂知兵矣。” |
馮河暴虎 | 清·魏源《道光洋艘征撫記》:“抱頭鼠竄者膽裂之不暇,馮河暴虎者虛驕而無實。” |
凌弱暴寡 | 《商君書·畫策》:“神農既沒,以強勝弱,以眾暴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