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巷簞瓢的成語故事
拼音lòu xiàng dān piáo
基本解釋陋:簡(jiǎn)陋,窄小;簞:古代盛飯用的圓形竹器。住在陋巷里,用簞吃飯,用瓢喝水。形容生活極為窮苦。
出處先秦 孔子《論語 雍也》:“一簞事,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暫未找到成語陋巷簞瓢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陋巷簞瓢)相關(guān)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萬人空巷 | 宋 蘇軾《八月十七復(fù)登望海樓》詩:“賴有明朝看潮在,萬人空巷斗新妝。” |
簞瓢屢空 | 晉·陶淵明《五柳先生傳》:“環(huán)堵蕭然,不蔽風(fēng)日,短褐穿結(jié),簞瓢屢空。” |
照葫蘆畫瓢 | 宋·魏泰《東軒筆錄》第一卷:“太祖笑曰:‘頗聞翰林草制,皆檢前人舊本,改換詞語,此乃俗所謂‘依樣畫葫蘆’耳,何宣力之有?’” |
因陋就簡(jiǎn) | 漢 劉歆《移讓太常博士書》:“茍因陋就寡,分文析字,煩言碎辭,學(xué)者罷老,且不能究其一藝。” |
簞食瓢飲 | 先秦 孔子《論語 雍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
大街小巷 |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66回:“正月十五日,上元佳節(jié),好生清明,黃昏月上,六街三市,各處坊隅巷陌,點(diǎn)花放燈,大街小巷,都有社火。” |
巷尾街頭 | 宋 釋普濟(jì)《五燈會(huì)元》卷三十一:“問:\'如何是學(xué)人轉(zhuǎn)身處?\'師日:\'街頭巷尾。\'” |
街頭巷尾 | 宋 釋普濟(jì)《五燈會(huì)元 太子道一禪師》:“曰:‘如何是學(xué)人轉(zhuǎn)身處?’師日:‘街頭巷尾。’” |
甌飯瓢飲 | 清 蒲松齡《聊齋志異 曾友于》:“汝父母皆不知,我豈惜甌飯瓢飲乎?” |
行號(hào)巷哭 | 晉·劉琨《勸進(jìn)表》:“茍?jiān)谑惩林瑲庵悾贿敌慕^氣,行號(hào)巷哭。” |
簞食豆羹 | 戰(zhàn)國(guó)·鄒·孟軻《孟子·告子上》:“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 |
走街串巷 | 老舍《四世同堂》:“雖說為了生活他得走街串巷,跟各種各樣的人打交道,可他從來沒跟人動(dòng)過手。” |
拽巷啰街 | 元·無名氏《爭(zhēng)報(bào)恩》第二折:“我恰行出衙門,那妮子舞旋旋,摩拳擦掌,叫吖吖拽巷啰街。” |
因陋就寡 | 漢·劉歆《移書讓太常博士》:“茍因陋就寡,分文析字。煩言碎辭,學(xué)者罷老且不能究其一藝。” |
柳街花巷 | 清 李漁《蜃中樓 雙訂》;“收藏,情隨物贈(zèng),休擲在柳街花巷;更莫向人前夸示,賣弄輕狂。” |
比葫蘆畫瓢 | |
榮古陋今 | 清·趙翼《甌北詩話·查初白詩》:“不知詩有真本領(lǐng),未可以榮古陋今之見。” |
窮巷掘門 | 西漢·劉向《戰(zhàn)國(guó)策·秦策》:“且夫蘇秦特窮巷掘門,桑戶惓樞之土耳。” |
長(zhǎng)街短巷 | 《醒世恒言 賣郎獨(dú)占花魁》:“[朱重]放下被窩等件,買巨鎖兒鎖了門,便往長(zhǎng)街短巷,訪求父親。” |
瓢潑大雨 | 周立波《暴風(fēng)驟雨》第一部十二:“西北懸天起了烏黑的云朵,不大一會(huì),瓢潑大雨到來了,夾著炸雷和閃電,因?yàn)槿靸深^地下雨,道上黑泥總是不干的,出門的人們都是光著腳丫子,順著道沿走。” |
仍陋襲簡(jiǎn) | 《明史·王銘傳》:“上疏曰:‘臣所領(lǐng)鎮(zhèn),外控島夷,城池樓櫓仍陋襲簡(jiǎn),非獨(dú)不足壯國(guó)威,猝有風(fēng)潮之變,捍御無所,勢(shì)須改為。” |
三街六巷 | 清 曹雪芹《紅樓夢(mèng)》第24回:“這三街六巷,憑他是誰,若得罪了我醉金剛倪二的街坊,管叫他人離家散。” |
街號(hào)巷哭 | 晉·潘岳《馬汧督誄》:“凡爾同圍,心焉摧剝,扶老攜幼,街號(hào)巷哭。” |
簞食壺漿 | 先秦 孟軻《孟子 梁惠王上》:“以萬乘之國(guó)伐萬乘之國(guó),簞食壺漿以迎王師,豈有他哉!” |
花街柳巷 | 唐 呂巖《敲義歌》:“花街柳巷覓真人,真人只在花街玩。” |
柳門竹巷 | 唐 劉禹錫《傷愚溪三首》詩云:“……柳門竹巷依依在,野草青苔日日多。縱有鄰人解吹笛,山陽舊侶更誰過” |
填街塞巷 | 《南齊書 虞玩之傳》:“又生不長(zhǎng)發(fā),便謂為道人,填街溢巷,是處皆然。” |
倒街臥巷 | 《水滸傳》第二一回:“波子……看著宋江道:‘押司沒事睬那乞丐做甚么?那斯一地里去搪酒吃,只是搬是搬非。這等倒街臥巷的橫死賊,也來上門上戶欺負(fù)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