竭澤焚藪
成語分析
基本解釋竭:排水。藪:指草野。排干池水捕魚,燒光草野捉獸。比喻做事不留余地,只顧眼前利益。
出處《呂氏春秋·義賞》:“竭澤而漁,豈不獲得,而明年無魚;焚藪而田,豈不獲可,而明年無獸。詐偽之道,雖今偷可,后將無復,非長術也。”
基礎信息
拼音jié zé fén sǒu
注音ㄐ一ㄝˊ ㄗㄜˊ ㄈㄣˊ ㄙㄡˇ
繁體竭澤焚藪
感情竭澤焚藪是貶義詞。
用法作賓語、定語;用于處事。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愛不釋手(意思解釋)
- 以柔克剛(意思解釋)
- 步調一致(意思解釋)
- 牽強附會(意思解釋)
- 因小失大(意思解釋)
- 拉拉扯扯(意思解釋)
- 飲鴆止渴(意思解釋)
- 破鏡重圓(意思解釋)
- 矢志不渝(意思解釋)
- 無所不為(意思解釋)
- 只爭朝夕(意思解釋)
- 克敵制勝(意思解釋)
- 賓至如歸(意思解釋)
- 歡聲雷動(意思解釋)
- 與世長辭(意思解釋)
- 安家落戶(意思解釋)
- 因循守舊(意思解釋)
- 投機倒把(意思解釋)
- 仗勢欺人(意思解釋)
- 大義滅親(意思解釋)
- 驕奢淫逸(意思解釋)
- 面黃肌瘦(意思解釋)
- 光宗耀祖(意思解釋)
- 謙謙君子(意思解釋)
- 天府之國(意思解釋)
- 人小鬼大(意思解釋)
- 暴殄天物(意思解釋)
- 品頭論足(意思解釋)
- 妻離子散(意思解釋)
- 顯山露水(意思解釋)
※ 竭澤焚藪的意思解釋、竭澤焚藪是什么意思由CNDU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用心竭力 | 用盡心計和力量。 |
筋疲力竭 | 筋:筋骨;疲:疲勞。形容非常疲乏。 |
心急如焚 | 心里急得像著了火一樣。形容心情極其焦急。焚:燒。 |
盡誠竭節 | 誠:忠誠。節:氣節,義節。竭盡自己全部的忠誠和義節。亦作“盡節竭誠”、“盡心竭誠”、“盡忠竭力”、“盡忠竭誠”、“盡忠竭節”、“竭忠盡節”。 |
竭誠相待 | 竭誠:竭盡誠意。待:對待。竭盡誠意地對待別人。 |
竭盡全力 | 竭盡:用盡。用盡全部力量。 |
焚書坑儒 | 坑:挖坑活埋;儒:儒生;讀書人。指秦始皇焚燒《詩經》、《書經》等古代典籍;坑殺一批儒生。后泛指對文化和知識分子的摧殘。 |
竭忠盡智 | 毫無保留地獻出一片忠誠和所有才智。 |
玉石俱焚 | 俱:全部;都;焚:燒。寶玉和石頭一起燒毀。比喻好的壞的、貴的賤的一起毀滅。也作“玉石同焚”。 |
心力衰竭 | 也稱充血性心力衰竭或心功能不全。心臟因疾病、過勞、排血功能減弱,以至排血量不能滿足器官及組織代謝的需要。主要癥狀是呼吸困難、喘息、水腫等。 |
精疲力竭 | 竭:盡。精神非常疲勞;體力消耗凈盡。形容極度疲乏;一點力氣也沒有。也作“精疲力盡”。 |
勵志竭精 | 指堅定意志,竭盡全力。 |
財殫力竭 | 錢財和力量全部用盡。比喻生活陷入困窘的境地。 |
玉石同焚 | 焚:燒。美玉和石頭一樣燒壞。比喻好壞不分,同歸于盡。 |
崗頭澤底 | 唐代極重視世族,崔、盧、李、鄭為甲門四姓,稱盧氏為崗頭盧,李氏為澤底李。泛稱豪門世族。 |
同袍同澤 | 袍:長衣服的通稱;澤:內衣。原形容士兵互相友愛,同仇敵愾。比喻共事的關系(多指軍人)。也指有交情的的友人。 |
山崩水竭 | 見“山崩川竭”。 |
象齒焚身 | 焚身:喪生。象因為有珍貴的牙齒而遭到捕殺。比喻人因為有錢財而招禍。 |
竭力虔心 | 誠心誠意地用全力做某件事情。 |
甘井先竭 | 甜水井的水先枯竭。比喻有才能的人往往早衰。 |
焚林而狩 | 同“焚林而田”。 |
藪中荊曲 | 比喻品質不好的人,處在惡劣的環境中會變得更壞。 |
資斧困竭 | 資斧:旅費,盤纏。指盤纏很少或已經用完。 |
涸澤而漁,焚林而獵 | 涸:使水干枯;澤:聚水的洼地;焚:燒毀。把池水戽干來捕魚,將林地燒毀來打獵。比喻只圖眼前利益,不作長遠打算。 |
彼竭我盈 | 竭:枯竭;衰落;盈:充盈;旺盛。對方的士氣已衰竭;我方的斗志正旺盛。 |
焚典坑儒 | 見“焚書坑儒”。 |
袍澤之誼 | 袍澤:長袍與內衣,泛指軍隊中的同事。指軍隊中同事的交情、友誼。 |
破家竭產 | 見“破家敗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