抉瑕掩瑜
成語分析
基本解釋瑕:玉上的斑點;瑜:玉石的光彩。故意挑剔玉上的斑點,埋沒它的光彩。比喻刻意挑剔別人的缺點和短處,而抹煞其優點和長處。
出處唐 嚴郢《駁議呂諲》:“今太常議荊南之政詳矣……乃抉瑕掩瑜之論,非中適之言也?!?/p>
基礎信息
拼音jué xiá yǎn yú
注音ㄐㄩㄝˊ ㄒ一ㄚˊ 一ㄢˇ ㄩˊ
感情抉瑕掩瑜是貶義詞。
用法作賓語、定語;指吹毛求疵。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愛不釋手(意思解釋)
- 以柔克剛(意思解釋)
- 步調一致(意思解釋)
- 牽強附會(意思解釋)
- 因小失大(意思解釋)
- 拉拉扯扯(意思解釋)
- 飲鴆止渴(意思解釋)
- 破鏡重圓(意思解釋)
- 矢志不渝(意思解釋)
- 無所不為(意思解釋)
- 只爭朝夕(意思解釋)
- 克敵制勝(意思解釋)
- 賓至如歸(意思解釋)
- 歡聲雷動(意思解釋)
- 與世長辭(意思解釋)
- 安家落戶(意思解釋)
- 因循守舊(意思解釋)
- 投機倒把(意思解釋)
- 仗勢欺人(意思解釋)
- 大義滅親(意思解釋)
- 驕奢淫逸(意思解釋)
- 面黃肌瘦(意思解釋)
- 光宗耀祖(意思解釋)
- 謙謙君子(意思解釋)
- 天府之國(意思解釋)
- 人小鬼大(意思解釋)
- 暴殄天物(意思解釋)
- 品頭論足(意思解釋)
- 妻離子散(意思解釋)
- 顯山露水(意思解釋)
※ 抉瑕掩瑜的意思解釋、抉瑕掩瑜是什么意思由CNDU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一重一掩 | 謂山巒重迭稠密。 |
不以一眚掩大德 | 以:因;眚:過失,錯誤;掩:遮蔽,遮蓋;德:德行。不因為一個人有個別的錯誤而抹殺他的大功績。 |
東掩西遮 | 謂左右遮掩,隱瞞真相。 |
東遮西掩 | 指左右遮掩,隱瞞真相。 |
兩葉掩目 | 如同兩片樹葉遮住了眼睛。比喻受到蒙蔽而對事物分辨不清楚。 |
伺瑕導蠙 | 謂尋釁生事。 |
伺瑕導隙 | 指尋釁生事。 |
伺瑕抵蠙 | 見“伺瑕導蠙”。 |
伺瑕抵隙 | 指尋釁生事。同“伺瑕導蠙”。 |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 比喻不管對方使用什么手段,總有相應的對付方法。 |
出其不意,掩其不備 | 原指出兵攻擊對方不防備的地方。后亦指行動出乎人的意料。 |
匿瑕含垢 | 比喻為長遠利益而能包容大度。 |
含垢匿瑕 | 亦作“含垢藏瑕”。包容污垢,隱匿缺失。形容寬宏大度。語本《左傳·宣公十五年》:“瑾瑜匿瑕,國君含垢?!?/td> |
含垢棄瑕 | 包容污垢,不責過失。形容寬宏大度。 |
含垢藏瑕 | 見“含垢匿瑕”。 |
含瑕積垢 | 比喻蒙受恥辱。 |
吹毛取瑕 | 瑕:玉上的疵點,缺點,毛病。吹開皮上的毛,尋找里面的毛病。比喻故意挑剔別人的毛病、缺點,尋找差錯。 |
吹毛求瑕 | 同“吹毛求疵”。 |
周瑜打黃蓋 | 兩相情愿。 |
完美無瑕 | 達到最好標準。 |
尋弊索瑕 | 猶言吹毛求疵。 |
尋瑕伺隙 | 尋:找;瑕:玉上的斑點,比喻缺點;何:觀察,隙:空子,機會。找別人缺點,看是否有空子可鉆。指待機尋釁。 |
尺瑜寸瑕 | 大塊美玉而小有疵病。比喻良才而有小缺點。 |
棄瑕取用 | 指不計較缺點、過失而錄用人才。 |
棄瑕錄用 | 原諒過去的過失,重新錄用。 |
棄瑕忘過 | 謂不追究缺點和過錯。 |
歸師勿掩,窮寇勿追 | 掩:乘人不備進行襲擊。不能襲擊撤退的軍隊,也不能追殺走投無路的敵人。指特定情況下要防止敵人拼死反擊,以免不測的犧牲。 |
歸師勿掩,窮寇莫追 | 歸師:撤退的軍隊;掩:乘人不備進行襲擊;窮寇:走投無路的敵人。不能襲擊撤退的軍隊,也不能追殺走投無路的敵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