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文 > 馮去非的詩 > 喜遷鶯·涼生遙渚

      喜遷鶯·涼生遙渚

      [宋代]:馮去非

      涼生遙渚。正綠芰擎霜,黃花招雨。雁外漁村,蛩邊蟹舍,絳葉滿秋來路。世事不離雙鬢,遠夢偏欺孤旅。送望眼,但憑舷微笑,書空無語。

      慵覷。清鏡里,十載征塵,長把朱顏污。借箸青油,揮毫紫塞,舊事不堪重舉。間闊故山猿鶴,冷落同盟鷗鷺。倦游也,便檣云舵月,浩歌歸去。


      “喜遷鶯·涼生遙渚”譯文及注釋

      譯文

      洲中陸地上涼氣漸生,水面上綠色的菱角支撐著厚厚的一層白霜,岸邊飄搖的黃菊,引來了綿綿的秋雨。幾行大雁從天邊匆匆飛過,水面上搖曳著幾盞漁燈,蟋蟀在水邊不停地哀鳴,岸上隱現著一間間狹小的房舍,秋葉絳紅,昭示著深秋已然來臨。世事變化無常,無法預料,卻都在斑白的雙鬢上顯露出來;夢境渺遠,仿佛也在欺侮我這孤獨的旅人。我收回遠眺的目光,倚著船舷微微笑著,用手在虛空中寫字,卻說不出半句話來。

      懶得再看這秋景。看著鏡中的自己,十年羈旅征塵,早已將容顏改變。我也曾在軍帳中為皇上出謀劃策,也曾揮毫于邊塞,但歲月飄零,逝者如斯往事再也不堪再提啊!久別了故山的猿鶴,冷落了共盟隱居的鷗鷺。我早已經對這羈旅漂泊的生活感到萬分厭倦了,就讓我以云為檣、以月為舵,放聲歌唱,隱居而去吧!

      注釋

      喜遷鶯:又名《鶴沖天》、《萬年枝》、《春光好》等,詞牌名。

      渚:水中凸起之地。

      芰:菱;菱角的古稱。

      蛩(qióng):此處指蟋蟀。

      書空:用手指在虛空中寫字。

      借箸(zhù):意為出謀劃策。

      青油:軍中帳幕。

      紫塞(sài):原指長城。秦筑長城,土色皆紫,故云。這里指邊塞。

      鷗鷺(lù):即鷗鳥與鷺鳥。

      “喜遷鶯·涼生遙渚”鑒賞

      賞析

      這是一篇羈旅詞。上片采用觸景生情的手法,寫舟輯漂泊眼前所見景物,來表現詞人遷謫之恨;下片采用夸張手法,寫滿面征塵的自我形象,進而轉入對仕途往事的回憶。這首詞表達了詞人對功名未成的憤恨以及遠離名利官場而隱居的決心。

      上片描寫的是舟行所見、寫眼前景。“涼生遙渚”,說明冷風是從水面上的小洲吹起。“正綠芰擎霜,黃花招雨。”水中菱角,岸上的菊花,正在經受著冷風、嚴霜、苦雨的煎熬。“雁外漁村,蛩邊蟹舍,終葉滿秋來路。”群雁南飛下的漁村,蟋蟀穴旁,緊靠著蟹窟。秋楓紅葉,鋪滿來時的路面。寫到這里,勾畫出一幅蕭索的秋天景象。其中“絳葉滿秋來路”一句,讀來平平,不動聲色,實際上感慨系之,宦海浮沉,仕途坎坷,種種感慨,暗寓其中。這是上片的第一層,以寫出環境背景。

      “世事不離雙鬢”,這一句正是詞人這種種感慨的正面表述。雙鬢是世事的反映。世事艱難,催人衰老,使雙鬢朝如青絲暮成雪。詞人的歸途也不是一帆風順的,據《宋史》本傳記載,馮去非“舟泊金焦山,有僧上謁。去非不虞其為大全之人也,周旋甚款。僧乘間致大全意,愿勿遽歸,少候收召,誠得尺書以往,成命即下”。從宋史所言可看出丁大全用了先打后拉的手段,逼迫馮去非就范。

      “遠夢偏欺孤旅”,實指這件事。馮去非對丁大全的伎倆,既表示憤怒,又覺得好笑,所以詞中接下去寫道:“但憑舷微笑,書空無語。”“微笑”,既是詞人對丁大全之流嗤之以鼻,也是他在訣別官場之后心境坦然的表露。“書空無語”,是借用東晉殷浩典故。這個典故用得很貼切,詞人位雖不及殷浩,但懷抱相似,遭遇相同。詞人對這種不公平的遭遇,無話可說,“但”書空無語而已,幽憤之情,溢于言表。

      下片換頭由映入“清鏡”里滿面征塵的自我形象,轉入對仕途往事的回憶。“慷覷”,懶得看,實際上是不忍看。“十載征塵”句,指詞人前后算來,他的仕途“征塵”生活,也不過十年左右。“長把朱顏污”,沉痛之中,雜有憤恨,對當時官場的批判,深刻犀利。“塵污”一詞,主要用它政治上的寓意,矛頭直指權奸丁大全之流。經歷過十年的仕途坎坷生活后,詞人從形象到心境都發生了極大改變,往日的朱顏已成“塵滿面,鬢如霜”,所以不忍看。容顏已然蒼老,心境也不例外,對長招朱顏污“的官場和小人,詞人有了無奈而深刻的體會和認識。

      “借箸青油,揮毫紫塞”,是詞人具體回憶自己仕途生活中能值得紀念的內容。《宋史》載馮去非“嘗干辦淮東轉運司,治儀征”,儀征地處南宋的北邊境,比作“紫塞”,亦無不可。從“借箸”、“揮毫”兩句看,馮去非智謀超常,所以能在公卿間出謀運策,在邊塞之上倚馬揮毫。可是卻被罷官,“借箸”,已成陳跡,詞人用“舊事不堪重舉”一筆結束過去,同樣寓有不堪回首的沉痛。

      “間闊”以下,轉寫隱逸志趣。人生中原本不止一種美麗,一種價值。實現仕途抱負固然值得羨慕,但如果客觀條件不允許,何不縱情山水,山林之趣也值得向往。“間闊故山猿鶴”、“冷落同盟鷗鷺”等句,承“十載征塵”而來,對久違的“故山猿鶴”、“同盟鷗鷺”有抱歉之意,同時又開啟結句的“倦游”一層,脈絡井然。結句則形象而明快地寫出了歸隱的行動。“檣云舵月,浩歌歸去”,瀟灑而決絕。

      這篇詞“擎霜”、“招雨”,一“擎”一“招”,把“綠芰”、“黃花”、傲霜斗雨的精神狀態寫活了,“檣云舵月”句的“檣”、“舵”,皆名詞用作“意動詞”,即以云為檣,以月為舵,形象豐富,造語空靈而秀美,給人以高逸騷雅、飄飄欲仙之感,與寫歸隱的內容極相貼合。頗似陶淵明的《歸去來兮》文和《歸園田居》詩,但與詞人表現出的感情有差距。馮去非雖然“浩歌歸去”,胸中多少有哀怨之情。陶淵明離開塵網,有一種說不盡的解脫之感。馮不如陶的灑脫,是在情理之中。

      創作背景

      這首詞寫于宋理宗寶祐四年(公元1256年)十一月。當時詞人因受專橫恣肆的丁大全的排擠而被罷官,于是,乘船準備歸返故里南康軍(今江西省星子縣)。在歸途中詞人觸景生情,百感交集,寫下了這首詞,來回顧他往日的宦海生涯。

      馮去非簡介

      宋代·馮去非的簡介

      馮去非

      馮去非(1192~1272以后),字可遷,號深居,南康都昌(今江西省都昌縣)人。淳祐元年(1241)進士。嘗為淮東轉運司干辦。寶祐四年(1256),召為宗學諭。丁大全為左諫議大夫,三學諸生叩閽言不可,理宗下詔禁戒,且立石三學,去非獨不肯書名。寶祐五年(1257),罷歸廬山,不復仕。景定三年,為范晞文《對床夜語》作序,并有書信一首,自署“深居之人”。論詩以氣節自尚。年八十余卒。去非與丞相程元鳳、參知政事蔡抗善。吳文英有詞與之唱酬。《全宋詞》從《陽春白雪》中輯其詞三首。《宋史》有傳。

      ...〔? 馮去非的詩(1篇)

      猜你喜歡

      金門答蘇秀才

      唐代李白

      君還石門日,朱火始改木。

      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綠。

      折芳愧遙憶,永路當日勖。

      遠見故人心,平生以此足。

      巨海納百川,麟閣多才賢。

      獻書入金闕,酌醴奉瓊筵。

      屢忝白云唱,恭聞黃竹篇。

      恩光照拙薄,云漢希騰遷。

      銘鼎倘云遂,扁舟方渺然。

      我留在金門,君去臥丹壑。

      未果三山期,遙欣一丘樂。

      玄珠寄象罔,赤水非寥廓。

      愿狎東海鷗,共營西山藥。

      棲巖君寂滅,處世余龍蠖。

      良辰不同賞,永日應閑居。

      鳥吟檐間樹,花落窗下書。

      緣溪見綠筱,隔岫窺紅蕖。

      采薇行笑歌,眷我情何已。

      月出石鏡間,松鳴風琴里。

      得心自虛妙,外物空頹靡。

      身世如兩忘,從君老煙水。


      飲酒·十二

      魏晉陶淵明

      長公曾一仕,壯節忽失時;

      杜門不復出,終身與世辭。

      仲理歸大澤,高風始在茲。

      一往便當已,何為復狐疑!

      去去當奚道,世俗久相欺。

      擺落悠悠談,請從余所之。


      山坡羊·晨雞初叫

      元代陳草庵

      晨雞初叫,昏鴉爭噪。那個不去紅塵鬧?

      路迢迢,水迢迢,功名盡在長安道。

      今日少年明日老。山,依舊好;人,憔悴了。


      人月圓·吳門懷古

      元代張可久

      山藏白虎云藏寺,池上老梅枝。洞庭歸興,香柑紅樹,鱸鲙銀絲。

      白家池館,吳宮花草,可似當時。最憐人處,啼烏夜月,猶怨西施。


      宿濟州西門外旅館

      宋代晁端友

      寒林殘日欲棲烏,壁里青燈乍有無。

      小雨愔愔人假寐,臥聽疲馬齧殘芻。


      席上貽歌者

      唐代鄭谷

      花月樓臺近九衢,清歌一曲倒金壺。

      座中亦有江南客,莫向春風唱鷓鴣。


      游仙詩·京華游俠窟

      魏晉郭璞

      京華游俠窟,山林隱遁棲。

      朱門何足榮,未若托蓬萊。

      臨源挹清波,陵岡掇丹荑。

      靈溪可潛盤,安事登云梯。

      漆園有傲吏,萊氏有逸妻。

      進則保龍見,退為觸藩羝。

      高蹈風塵外,長揖謝夷齊。


      調笑令·漁父

      宋代蘇軾

      漁父,漁父,江上微風細雨。青蓑黃箬裳衣,紅酒白魚暮歸。歸暮,歸暮,長笛一聲何處。


      山寺夜起

      清代江湜

      月升巖石巔,下照一溪煙。

      煙色如云白,流來野寺前。

      開門惜夜景,矯首看霜天。

      誰見無家客,山中獨不眠。


      寄王舍人竹樓

      唐代李嘉祐

      傲吏身閑笑五侯,西江取竹起高樓。

      南風不用蒲葵扇,紗帽閑眠對水鷗。



      国产成人亚洲毛片| 亚洲精品成人片在线播放 |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APP| 亚洲AV噜噜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精品| 亚洲色无码专区一区| 亚洲第一香蕉视频| 亚洲gv白嫩小受在线观看| 亚洲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亚洲精品无码专区| 在线A亚洲老鸭窝天堂| 国产亚洲精品自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噜噜噜亚洲熟女综合 |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网址色欲| 亚洲午夜理论片在线观看| 亚洲熟妇AV日韩熟妇在线|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黑人| 亚洲av永久中文无码精品综合 | 亚洲欧美成人av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无码不卡在线播放|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永久一区| 亚洲AV无码XXX麻豆艾秋| 国产亚洲午夜精品| 亚洲无码高清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不卡 | 亚洲综合AV在线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66| 久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 亚洲综合成人网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人久久电影| 亚洲人成77777在线播放网站不卡| 亚洲www77777| 国产亚洲一卡2卡3卡4卡新区 | 亚洲精品456在线播放| 亚洲日本久久一区二区va| 亚洲日韩国产AV无码无码精品| 亚洲AV女人18毛片水真多| 亚洲免费日韩无码系列|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色影视| 久久综合亚洲鲁鲁五月天| 亚洲一区二区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