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記
《西游記》為明代小說家(吳承恩,另說是李春芳)所著。取材于《大唐西域記》和民間傳說、元雜劇。宋代《大唐三藏取經詩話》(本名《大唐三藏取經記》)是西游記故事見于說話文字的最早雛形。作為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中國古代第一部浪漫主義長篇神魔小說,該書深刻描繪了社會現實,是魔幻現實主義的開創作品。
明史
《明史》是二十四史最后一部,共三百三十二卷,包括本紀二十四卷,志七十五卷,列傳二百二十卷,表十三卷。它是一部紀傳體斷代史,記載了自朱元璋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至朱由檢崇禎十七年(公元1644年)二百多年的歷史。其卷數在二十四史中僅次于《宋史》,其修纂時間之久、用力之勤則是大大超過了以前諸史?!睹魇贰冯m有一些曲筆隱諱之處,但仍得到后世史家廣泛的好評。 12條名句
洗冤集錄
《洗冤集錄》,法醫著作,又名《洗冤錄》、《宋提刑洗冤集錄》,4卷。南宋宋慈(惠父)著,成于淳祐七年(1247年)。全書由檢驗總說、驗傷、驗尸、辨傷、檢骨等53項內容所組成;并對犯罪、犯罪偵察、保辜等有關斷案、法吏檢驗格式程序等,亦詳加論述。本書內容豐富,見解精湛,雖間有論析欠當之處,但絕大部分內容源于實踐經驗,是中國較早、較完整的法醫學專書。后世諸法醫著作多以本書為藍本,或加注釋,或予以增補,并對世界法醫學的發展有過巨大貢獻,曾先后譯成荷蘭、英、法、德等國文字。
陶庵夢憶
《陶庵夢憶》,明代散文集。為明朝散文家張岱所著。該書共八卷,成書于甲申明亡(1644年)之后,直至乾隆四十年(1775年)才初版行世。其中所記大多是作者親身經歷過的雜事,將種種世相展現在人們面前。
二刻拍案驚奇
《二刻拍案驚奇》為擬話本小說集。明末凌濛初編著。于1632年(崇楨五年)成書刊行,與作者前著《初刻拍案驚奇》合稱“二拍”。四十卷,每卷一篇,共四十篇,其中卷二十三《大姊魂游完宿愿,小姨病起續前緣》,與《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十三相同,卷四十已亡佚,補錄雜劇《宋公明鬧元宵雜劇》以充數。作者自稱系“偶戲取古今所聞一二奇局可紀者演而成說”,題材大多取自前人。該書的思想內容是比較復雜,但從總體上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新興的市民階層的思想觀念,其所提倡的傳統道德中也有不可否定的健康成分。在中國文學史上有較重要的影響。
隋唐演義
《隋唐演義》的整體結構以史為經,以人物事件為緯,以隋煬帝、朱貴兒、唐明皇、楊玉環的“兩世姻緣”為“大框架”,自隋文帝起兵伐陳開始,到唐明皇從四川還都去世而終,記說了隋唐一百七十多年的歷史,作者是(清)褚人獲。全書共一百回,六十六萬五千字?! ∈且徊烤哂杏⑿蹅髌婧蜌v史演義雙重性質的小說。以隋末農民起義為故事背景,講述隋朝覆滅與大唐建立的一段歷史演義?! 端逄蒲萘x》既是中國古代一部白話小說,也是一部演繹歷史風云、歌頌傳奇英雄的經典之作。
曹子建集
曹子建集目錄收錄較完整的詩歌有80余首,一半以上為樂府詩體。《曹子建集》共有十卷,收錄了曹植的詩文辭賦。其中卷一至卷四為賦,卷五為詩,卷六為樂府,卷七為頌、贊、銘,卷八為章、表、令,卷九為文、詠、序、書、誄、哀辭,卷十為論、說。據《四庫全書提要》的統計,共有賦四十四篇、詩七十四篇、雜文九十二篇。
隨園食單
《隨園食單》,古代中國烹飪著作。共一卷。身為乾隆才子、詩壇盟主,袁枚一生著述頗豐。作為一位美食家, 《隨園食單》是其四十年美食實踐的產物,以文言隨筆的形式,細膩地描摹了乾隆年間江浙地區的飲食狀況與烹飪技術,用大量的篇幅詳細記述了中國十四世紀至十八世紀流行的326種南北菜肴飯點,也介紹了當時的美酒名茶,是清代一部非常重要的中國飲食名著。
遼史
《遼史》為元脫脫等人所撰之紀傳體史書,中國歷代官修正史“二十四史”之一。由元至正三年(1343年)四月開始修撰,翌年三月成書。脫脫為都總裁,鐵木兒塔識、賀惟一、張起巖、歐陽玄、揭傒斯、呂思誠為總裁官,廉惠山海牙等為修史官。元修《遼史》共116卷,包括本紀30卷,志32卷,表8卷,列傳45卷,以及國語解1卷。記載上自遼太祖耶律阿保機,下至遼天祚帝耶律延禧的遼朝歷史(907年-1125年),兼及耶律大石所建立之西遼歷史。
說苑
《說苑》,又名《新苑》,古代雜史小說集。劉向編。成書于鴻泰四年(前17)。原20卷,78。按各類記述春秋戰國至漢代的遺聞軼事,每類之前列總說:事后加按語。其中以記述諸子言行為主,不少篇章中有關于治國安民、家國興亡的哲理格言。主要體現了儒家的哲學思想、政治理想以及倫理觀念。
針灸甲乙經
《針灸甲乙經》是古代漢醫著作之一,為中國現存最早的一部針灸學專著。也是最早將針灸學理論與腧穴學相結合的一部著作。原名《黃帝三部針灸甲乙經》,簡稱《甲乙經》,晉皇甫謐(215-282年)編撰于魏甘露四年(259年),共10卷,南北朝時期改為12卷本。
元史
《元史》是系統記載元朝興亡過程的一部紀傳體斷代史,成書于明朝初年,由宋濂(1310~1381年)、王祎(1321~1373年)主編。全書二百一十卷,包括本紀四十七卷、志五十八卷、表八卷、列傳九十七卷,記述了從蒙古族興起到元朝建立和滅亡的歷史。
中庸
《中庸》是一篇論述儒家人性修養的散文,原是《禮記》第三十一篇,相傳為子思所作,是儒家學說經典論著。經北宋程顥、程頤極力尊崇,南宋朱熹作《中庸集注》,最終和《大學》、《論語》、《孟子》并稱為“四書”。宋、元以后,《中庸》成為學校官定的教科書和科舉考試的必讀書,對中國古代教育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吨杏埂诽岢龅?ldquo;五達道”、“三達德”、“慎獨自修”、“至誠盡性”等內容,對為人處事,人性修養有重要影響。
花月痕
《花月痕》,清魏秀仁所作小說,魏秀仁,字子安,又字子敦。全書十六卷五十二回,原署名為眠鶴主人撰,棲霞居士評。較早版本為清光緒十四年木刻本、光緒十八年上海圖書集成局的鉛字排印本等。此書流行于清末狹邪小說及鴛鴦蝴蝶派小說浪潮之前,是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說到狹邪小說的過渡環節,像徐枕亞的《玉梨魂》從小說名字和內容都是學它的。
閱微草堂筆記
《閱微草堂筆記》原名《閱微筆記》,是清朝翰林院庶吉士出身的紀昀于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至嘉慶三年(1798年)間以筆記形式所編寫成的文言短篇志怪小說。在時間上,《閱微草堂筆記》主要搜輯各種狐鬼神仙、因果報應、勸善懲惡等當時代前后的流傳的鄉野怪譚,或親身所聽聞的奇情軼事;在空間地域上,其涵蓋的范圍則遍及全中國,遠至烏魯木齊、伊寧、滇黔等地。同時《閱微草堂筆記》有意模仿宋代筆記小說質樸簡淡的文風,曾在歷史上一時享有同《紅樓夢》、《聊齋志異》并行海內的盛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