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耘傷歲的成語故事
拼音kū yún shāng suì
基本解釋耘:除草;歲:年谷成熟。耕作不細(xì)致,會(huì)影響到一年的收成。
出處《荀子 天論》:“楛耕傷稼,耘耨失薉。漢 韓嬰《韓詩外傳》卷二:“枯耕傷稼,枯耘傷歲。”
暫未找到成語枯耘傷歲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枯耘傷歲)相關(guān)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度日如歲 | 宋·周邦彥《霜葉飛》詞:“迢遞望極關(guān)山,波穿千里,度日如歲難到。” |
石枯松老 | 金·丘處機(jī)《水龍吟·道運(yùn)》詞:“海移山變,石枯松老?!?/td> |
太歲頭上動(dòng)土 | 元 無名氏《打董達(dá)》第二折:“我兒也,你尋死也,正是太歲頭上動(dòng)土哩!” |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 《樂府詩集·長歌行》:“百川東到海,何時(shí)復(fù)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
壓歲錢 | 清·曹雪芹《紅樓夢》:“兩府男婦小廝丫鬟亦按差役上中下行禮畢,散押歲錢、荷包、金銀錁,擺上合歡宴來?!?/td> |
哀而不傷 | 先秦 孔子《論語 八佾》:“子曰:‘《關(guān)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td> |
勞民傷財(cái) | 《元史 李元禮傳》:“而又勞民傷財(cái),以奉土木。” |
敗俗傷風(fēng) | 參見“敗俗傷化”。 |
歲寒三友 | 元·白樸《朝中措》:“蒼松隱映竹交加,千樹玉梨花,好個(gè)歲寒三友,更堪紅白山茶。” |
黯然神傷 | 清 百一居士《壺天錄》:“女更黯然神傷,泫然流涕?!?/td> |
摧枯拉朽 | 《晉書 甘卓傳》:“將軍之舉武昌,若摧枯拉朽,何所顧慮乎?” |
長命百歲 | 元 無名氏《藍(lán)采和》第四折:“這個(gè)道七十,那個(gè)道八十,婆婆道九十,這廝淡則淡到長命百歲?!?/td> |
枯樹開花 | 晉 陳壽《三國志 魏志 劉廙傳》:“起煙于寒灰之上,生華于已枯之木。” |
傷風(fēng)敗俗 | 《魏書 游明根傳附肇》:“肇,儒者,動(dòng)存名教,直繩所舉,莫非傷風(fēng)敗俗。” |
敗俗傷化 | 《漢書 敘傳下》:“侯服玉食,敗俗傷化?!?/td> |
枯木逢春 | 宋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 卷二十三 唐州大乘山和尚》:“問:‘枯樹逢春時(shí)如何?’師曰:‘世間希有?!?/td> |
一將功成萬骨枯 | 唐·曹松《已亥歲感事》詩:“澤國江山入戰(zhàn)圖,生民何計(jì)樂樵蘇。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 |
兔死狐悲,物傷其類 |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89回:“獲曰:‘兔死狐悲,物傷其類’。吾與汝皆是各洞之主,往日無冤,何故害我?” |
摧朽拉枯 | 清·昭槤《嘯亭雜錄·江陰口談之誣》:“國初豫通王下江南時(shí),所至摧朽拉枯,無不立下。” |
??菔癄€ | 金 元好問《西樓曲》:“??菔癄€兩鴛鴦,只合雙飛便雙死?!?/td> |
枯燥無味 | 毛澤東《反對黨八股》:“因此,群眾就不歡迎他們枯燥無味的宣傳,我們也不需要這樣憋腳的不中用的宣傳家?!?/td> |
拉枯折朽 | 宋·文瑩《玉壺清話》第七卷:“食罷,將戰(zhàn),倫舉兵一鏖,如拉枯折朽。” |
集苑集枯 | 《國語·晉語二》:“暇豫這吾吾,不如鳥烏;人皆集于苑,己獨(dú)集于枯?!?/td> |
救死扶傷 | 西漢 司馬遷《報(bào)任少卿書》:“仰億萬之師,與單于連戰(zhàn)十有余日,所殺過半當(dāng),虜救死扶傷不給。” |
枯株朽木 | 宋 陳亮《又癸卯秋書》:“如亮已為枯株朽木,與一世并無所關(guān)涉,惟于秘書,不敢不致其區(qū)區(qū)耳?!?/td> |
拉朽摧枯 | 《舊五代史·唐書·莊宗紀(jì)》:“以吾憤激之眾,擊彼驕惰之師,拉朽摧枯,未云其易,解圍定霸,在此一役?!?/td> |
蹉跎歲月 | 晉 阮籍《詠懷》:“誤東未終極,白日勿蹉跎?!?/td> |
枯木死灰 | 莊周《莊子 齊物論》:“形固可使如枯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