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燭夜游的成語故事
拼音bǐng zhú yè yóu
基本解釋秉:持。拿著蠟燭;夜里游玩。舊指及時行樂。也比喻珍惜光陰。
出處唐 李白《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古人秉燭夜游,良有以也。”
暫未找到成語秉燭夜游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秉燭夜游)相關(guān)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日日夜夜 | 洪深《青龍?zhí)丁返诙唬骸斑@里,劉秀三日日夜夜的車水,車的暈倒在水車上?!?/td> |
長夜之飲 | 《史記·滑稽列傳》:“齊威王之時喜隱,好為淫樂長夜之飲?!?/td> |
逸游自恣 |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梁冀傳》:“少為貴戚,逸游自恣。” |
舊地重游 | 郭沫若《洪波曲》第一章:“廣州,在1926年北伐的那一年,我是住過三個多月的,整整隔了十二年又到舊地重游了?!?/td> |
夜深人靜 |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深夜人靜,為何叩門?” |
火燭銀花 | 宋 朱淑真《元夜》詩之三:“火燭銀花觸目紅,揭天鼓吹鬧東風(fēng)?!?/td> |
善游者溺 | 《淮南子·原道訓(xùn)》:“夫善游者溺,善騎者墮,各以其所好,反自為禍?!?/td> |
半夜三更 | 元 馬致遠《青衫淚》第三折:“這船上是什么人,半夜三更,大呼小叫的。” |
黑天半夜 | 馬烽《三年早知道》:“一個老漢說:‘黑天半夜怕什么!紅星社不會有人來?!?/td> |
平生不作虧心事,夜半敲門不吃驚 | 魯迅《天花的薔薇》:“‘平生不作虧心事,夜半敲門不吃驚?!倚2蛔孕奶?,怎能給恐嚇呢?” |
平生莫做虧心事,半夜敲門不吃驚 | 元·無名氏《盆兒鬼》第二折:“平生莫做虧心事,半夜敲門不吃驚。” |
移日卜夜 | 清 錢謙益《黃埔及六十壽序》:“清歌妙舞,移日卜夜。” |
母夜叉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17回:“那人夫妻兩個,亦是江湖上好漢有名的,都叫他做菜園子張青,其妻母夜叉孫二娘,甚是好義氣?!?/td> |
云游天下 |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77回:“山上有一老僧,法名普靜,原是祀水關(guān)鎮(zhèn)國寺中長老;后因云游天下,來到此處?!?/td> |
熬更守夜 | 《人民文學(xué)》1977年第1期:“總理經(jīng)常熬更守夜,廢寢忘食地工作。” |
游騎無歸 | 明 王畿《答吳悟齋書》:“文公分致知格物為先知,誠意正心為后行,故有游騎無歸之慮?!?/td> |
風(fēng)燭殘年 |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21回:“只這風(fēng)燭殘年,沒的倒得眼淚倒回去,望肚子里流?!?/td> |
偶燭施明 | 漢 王符《潛夫論》:“堯舜之德,譬猶偶燭施明于幽室也,前燭照之,后燭益明,非前燭昧,后燭彰也,乃二燭相因而成大光?!?/td> |
魚游濠上 | 《莊子·秋水》:“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莊子曰:‘儵魚出游從容,是魚之樂也。’惠子曰:‘子非魚,安知魚之樂?’莊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魚也,子之不知魚之樂全矣?!?[下續(xù)示例] |
夜行晝伏 | 西漢·劉向《戰(zhàn)國策·秦策》:“伍子胥櫜載而出昭關(guān),夜行而晝伏,至于蓤夫?!?/td> |
夜郎自大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西南夷列傳》:“滇王與漢使者言曰:‘漢孰與我大?’及夜郎侯亦然。以道不通,故各以為一州主,不知漢廣大?!?/td> |
終日終夜 | 春秋·魯·孔丘《論語·衛(wèi)靈公》:“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xué)也。” |
天方夜譚 | 張潔《沉重的翅膀》:“鄭子云的話在他看來是書呆子的囈語,咬文嚼字、天方夜譚、理想主義?!?/td> |
散兵游勇 | 毛澤東《中國人民解放軍布告》:“為著確保城鄉(xiāng)治安、安定社會秩序的目的,一切散兵游勇,均應(yīng)向當(dāng)?shù)厝嗣窠夥跑娀蛉嗣裾墩\報到?!?/td> |
破屋更遭連夜雨,漏船又遭打頭風(fēng)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45回:“禍從天降,災(zāi)向地上。恰似破屋更遭連夜雨,漏船又遭打頭風(fēng)?!?/td> |
夜長夢多 | 清 呂留良《呂晚村先生家訓(xùn)真跡》:“薦舉事近復(fù)紛紜,夜長夢多,鞏將來有意外,奈何?” |
火燭小心 | 清 邗上蒙人《風(fēng)月夢》第十回:“你點火把送賈老爺回府,你就家去罷。家中門戶火燭小心。” |
黑更半夜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七回:“有好差使派了別人;這樣黑更半夜送人,就派我,沒良心的忘八羔子!” |